“健康体检不要钱,还把服务送到家门口,国家的政策对我们老百姓真的好。”6月16日,家住贵阳市观山湖区碧海社区的一群大爷大妈在参加免费健康体检时由衷地称赞道。
为全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一次,是列入贵州省2022年的十件民生实事之一,也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老年健康服务工作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贵州卫生健康系统持续增加老年健康服务供给,精准开展老年健康管理服务,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加快建立完善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延年益寿、安享幸福晚年。
人口老龄化是贵州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基本省情。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贵州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93.1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5.38%,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45.6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1.56%。随着老龄化不断加深,健康服务需求成为老年人最急迫、最突出的需求,促进健康老龄化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
6月13日,在天柱县高酿镇大段村,来自镇卫生院的医生入户为老人检查身体。龚偕延 摄
“活了大半辈子,没想到我们老百姓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家住余庆县子营街道积善社区搬迁群众李从先的家庭医生到家里“走亲”,为老两口测量完血压,又细细嘱咐一些注意事项。问及家庭医生服务,李从先脸上乐开了花。
为有效解决群众“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的问题,余庆县组建了“全科医生+公卫医生+护士+村医”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真正打通了基层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在全省各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如雨后春笋,全面铺开。
据了解,我省99.5%以上的老年人采取社区居家方式养老。面对老年人在居家诊疗等方面存在的医养服务刚性需求,太阳城娱乐官网通过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为居家老年人开展健康管理,给群众装上了一把“健康锁”。
截至2021年底,我省已有家庭医生49.2万人,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数1.3万个,团队中全科医生5780人,专科医生14886人;全省常住人口已签约1862.1万人。贵州实现了重点监测人群(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重点监测人群签约并规范服务高血压患者48.22万人、糖尿病患者8.68万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7.06万人、肺结核患者4526人,除外出务工和自愿放弃签约的人员以外,均实现应签尽签,规范服务。
在新的形势下,以更实举措推进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为老年人提供专业规范、方便可及、综合连续的健康养老服务,满足民生需求,带动产业发展,是构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
在贵阳市南明区油榨街道晚霞彩带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一位老人正在养老护理员的帮助下进行健身训练。赵松 摄
“既可以和老年人们一起享受晚年的幸福时光,又可以随时看病就医,真的是太方便了。”安顺经开区三合亲情医养中心,今年86岁的樊宝森老人的感受,成了不少老年人选择在这里安享晚年的理由。在这里,真正实现了老年人“老有所医、老有所养”。
作为安顺市首家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三合亲情医养中心划分为养护区和门诊区,共有床位245张,通过加快养老、医疗业务管理融合,探索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这是安顺市探索出来的“养办医”模式,是贵州医养结合探索出的“四种模式”之一。“养办医”模式的首创者安顺市金太阳老年公寓,开设了一级医疗机构,定期为入住老人开展健康服务,并开办了特色中医康复理疗,实行疗养、康复、保健、生活照料为一体的运行模式。
近年来,我省加强政策支持,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医疗健康服务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太阳城娱乐官网等8部门关于建立完善贵州省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太阳城娱乐官网等10部门关于印发〈贵州省加快推进医养结合机构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等举措,为医养结合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目前,我省较为成熟的医养结合模式还有:
“医办养”模式——三穗县投入资金4.5亿元,利用高铁新区2000亩可用地,建成新中医院、黔东(三穗)医疗健康养老服务中心、残疾康养中心、军人疗养中心等医养项目,打造黔东(三穗)康养产业示范园。
“医养签约”模式——贵阳市花溪区镇山老年公寓与西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医疗服务合作协议,为该老年公寓老年人提供定期巡诊,上门问诊等医疗卫生服务,并为公寓老年人开通绿色通道,老人突发疾病可向合作医院及时转诊。
“两院合一”模式——遵义市汇川区板桥中心卫生院与板桥敬老院开展签约服务,实现“医”与“养”深度融合,一方面为敬老院特困供养老人提供医疗保障服务,另一方面满足了旅游度假游客的医疗需求,助推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不断的实践探索,让贵州的医养结合结出了累累硕果。截至2021年底,全省有双证齐全医养结合机构84家,医养签约1015对。全省已累计建设76个省级医养结合服务示范单位、160家基层医疗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试点,创建首批9个医养结合示范县。
面对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如何加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不断提升老年人的科学素质,成为新时期老龄工作的又一重要课题。
近日,贵州首次把老年人纳入科学素质提升行动重点人群,让老年人“不落伍、有作为”,过上有品质的幸福晚年生活。
在贵州省黔西市雨朵镇老年公寓内医护人员指导老人们利用体育器材锻炼。周训超 摄
为帮助“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贵州提出三项具体举措:一是实施智慧助老行动,依托老年大学(学校)、养老服务机构等,普及智能手机等智能设备应用,提升老年人信息获取、识别伪科学、预防诈骗、适应智慧城市和数字社区生活的能力;二是加强老年人健康科普服务,大力普及合理膳食、食品安全、心理健康、运动健身、合理用药、应急处置、环境与健康、疾病预防等知识,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三是实施“老智助黔行”行动,组建老科技工作者专家团队和老专家科普报告团,充分发挥老专家在科技服务、科学普及、决策咨询等方面的作用。
面向未来,我省老年健康工作将坚持人民至上,以老年人健康为中心,提供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在内的老年健康服务,加快构建高质量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努力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