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省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托育服务16家,国家通报2022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排全国第8位……
与2022年相比,2023年托育服务工作的一项项数据均有递增,而这也正是我省聚焦群众关心关切,用心用情为千家万户解决婴幼儿托育难题的有力证明。
托育服务事关婴幼儿健康成长、事关千家万户,是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托育工作,始终把托育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列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一项重要指标,全面统筹,系统推进,积极构筑“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家庭为主、托育为辅,医育结合、科学规范”的服务供给体系,努力实现政府出政策、机构降价格、群众得实惠的目标。
“医院自建了托育中心,孩子有了去处,带娃就更省心了,简直帮了大忙!”仁怀市人民医院职工张群芳说。
张群芳和丈夫都是仁怀市人民医院的职工,2022年她生下宝宝小越越,成为三个孩子的母亲。产假结束,作为医院儿科主治医生,张群芳回到工作岗位。然而,母亲年迈,自顾不暇,张群芳只能每月花7000元请保姆专职照护。“职工家庭,养娃经济压力还是很大。”张群芳说。
2023年5月,情况有了转机,仁怀市人民医院自建了托育中心,帮助职工解决生育后顾之忧,这也让小越越得到了很好的照料,更解决了张群芳一家的带娃难题。
同样,在黔西南州人民医院,对于婴幼儿照护服务,该院职工王璟也享受了同等服务。
“我和孩子的爸爸、外婆都在医院工作,孩子小、家里又没人照顾,就把孩子送到了医院创办的职工托育中心,后顾之忧没有了,我们工作起来也安心。”黔西南州人民医院工作人员王璟说。
为充分发挥医疗卫生机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全省普惠托育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我省印发了《关于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托育服务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各市(州)至少1家市(州)级和2家县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试点工作,市、县至少设置1家试点医疗卫生机构同步成立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以“医育结合”为模式,突出行业专业优势,科学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截至2023年底,我省已有16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托育服务。
此外,“如何解决生了孩子没人带?让婴幼儿能托得起、托得好?从而提高群众生育意愿。”面对广大群众的需求,我省综合运用规划、土地、住房、财政、投资、融资、人才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大力支持发展托育服务,特别是扩大普惠性托育服务的供给,坚持政府主导,支持和鼓励相关单位及社会力量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积极申报国家中央预算内投资普惠托育专项行动,开展贵州省普惠托育专项行动,发展多种形式的普惠托育服务,增强托育服务的均等性和普惠性,为全省广大婴幼儿家庭提供方便可及、优质普惠、安全放心的托育服务,真正为育儿家庭解决“后顾之忧”。
此外,为推动普惠托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我省持续完善托育服务标准规范体系,印发了《贵州省托育机构登记和备案实施细则(试行)》《贵州省托育机构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开展贵州省示范性托育机构创建工作方案》《关于探索“1+N”婴幼儿照护模式的指导意见》《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家库建设及其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文件,编制了托育机构备案办事指南,逐步完善托育机构注册、登记、备案、信息公示、管理等制度,始终坚持婴幼儿优先原则,尊重婴幼儿成长特点和规律,最大限度地保护婴幼儿,确保婴幼儿的安全和健康。截至2023年底,全省通过备案的托育机构共581家。
未来,我省将进一步加强婴幼儿照护服务保障,继续开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医育结合”,开展省级示范性托育机构建设,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全力助推人口高质量发展。
数说
图说
2023年4月4日,黔西市莲城街道莲城社区托育中心,孩子们在老师陪伴下做操、玩游戏。
仁怀市优贝乐托育中心的老师们带着小朋友们进行运动协调锻炼。该市坚持多元化建设定位,积极探索“公建公营、医托合一、托幼一体、民转公营”等运营模式,同步支持民办托育发展,有效提高托育服务供给。
铜仁市妇幼保健院3岁以下托育照护中心,护理老师为入托儿童做每日体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