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您术后恢复得很好,明天就可以出院了。”
在安顺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的病房里,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帮扶专家、泌尿外科博士李名钊查看完患者张三(化名)的身体情况后,当即把可以出院的好消息告诉了他。
前不久,安顺市普定县68岁的张三,体检时发现双侧腹膜后多发肿瘤,最大的肿瘤达5cm,他立刻来到安顺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经过医院泌尿外科为主的多学科MDT团队讨论和评估,考虑患者肿瘤较大、多发,且紧贴肾脏等复杂病情,李名钊博士提出了手术难度更大,但术后恢复更快的可行腹腔镜肿瘤手术。李博士带领泌尿外科团队成功为其实施了腹腔镜下右侧腹膜后肿瘤切除术,患者肾脏结构、输尿管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术后恢复顺利。“创伤小、恢复快,不用去贵阳就能得到很好的治疗,花费还少,手术效果我也很满意。”张三说。
(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顺医院护士为张三开展术后护理服务)
2024年10月,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顺医院正式揭牌。结合医院自身建设实际,创新“1+N”协同发展模式,即:充分依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作为输出医院,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上海长征医院等多所省外高水平医院签订学科共建合作协议,通过“管理+技术+文化”三平移机制,推动安顺市人民医院服务能力、人才培养、重点学科(专科)建设、科研建设、医院管理等高质量发展。
(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顺医院)
“我们与医院合作共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急诊医学科、肿瘤科、医学影像科五个重点学科。”安顺市人民医院帮扶副院长赵东兴说,以学科建设为突破口,采取专家派驻及远程医疗协作方式,实现专家团队常驻、远程会诊常态化、学科共建精准化。
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以来,获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个,建成省级医学重点学科3个,新增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立项4项;累计平移新技术、新项目50余项;建成全市首个肺结节专病MDT门诊,以及睡眠医学中心、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等平台;辐射能力增强,承办了一系列高规格、高水平学术培训讲座,有效提升区域内基层医务人员诊疗水平。
(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顺医院为患者实施手术)
“通过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我们门诊人次增长了30.37%,手术量增长了21.88%。”安顺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闵泽表示,未来,医院将全面提升区域医疗服务的核心竞争力,打造辐射黔中的医疗高地,使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的老百姓。
近年来,贵州持续深化与省外顶尖优质医疗资源帮扶协作,全力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在贵阳、毕节分别布局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铜仁市、黔南州、六盘水市、黔东南州、黔西南州、安顺市建设6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并推动华西医院与遵义市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参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模式培育建设区域高水平医院。截至目前,7个市州均与省外高水平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帮扶协议,全省实现区域医疗中心市州全覆盖,编制完成“一院一策”。截至6月底,输出医院累计派驻专家75名,现在院开展工作专家56名,支持建设的两个专科门急诊人次较去年同期相比增幅20%以上,三四级手术占比均在50%以上。
下一步,我省将持续在资金投入、政策保障、制度创新上加大支持,督促项目医院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加快实现“三平移”同质化发展,扎实、纵深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升区域内医疗机构重症疑难复杂病的诊治能力和服务水平,让群众就近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最终实现“大病不出省”目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