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4日,一个普通的情人节,然而对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而言却并不普通,这一天,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徐刚教授胸外科肺移植团队在无锡市人民医院陈静瑜教授指导下完成了贵州省内首例双肺移植术(无锡市人民医院肺移植中心为国内最大的肺移植中心),这不仅标志着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乃至贵州省肺移植的“零突破”,也标志着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器官移植工作在全省领先地位的基础上再攀高峰。
接受此次双肺移植术的患者为一名64岁的男性老年患者,因“慢性阻塞性肺病(终末期),双侧肺大疱,慢性呼吸功能衰竭,左侧气胸”于2017年1月入住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这位老年人有着长达20余年的慢阻肺病史,在家时需长期吸氧,轻微体力活动后就会出现呼吸困难,长期饱受病痛的折磨,此次入院是因为左侧肺大疱破裂导致左侧张力性气胸,加重了患者呼吸困难,虽然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对其进行了左侧胸腔引流,但一个多月来患者左肺持续漏气不愈合,呼吸困难进一步加重,需要卧床吸氧,不时会出现呼吸困难加重,病情危重。经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徐刚教授团队评估,该患者的唯一有效治疗方式为双肺移植,否则难以改善肺功能,甚至可能因呼吸功能衰竭加重而死亡。
经与家属沟通后,患者家属同意行肺移植手术,但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近期尚无适合的供体,胸外科与无锡市人民医院陈静瑜教授联系,开始共同为这名急需行肺移植手术挽救证明的患者找寻合适的供体。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时速拉开序幕。
2017年2月13日下午15:00,团队得知河南省南阳市有脑死亡爱心捐献肺源,两团队紧急启动肺移植计划。
2月13日晚上22:40,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陈成搭乘贵阳到郑州的航班,抵达郑州后立即经高速于2月14日凌晨3:30赶到南阳与无锡市人民医院肺移植中心的刘东医生汇合,经共同完成供肺的评估及准备工作后,于凌晨5:30—6:40开始获得供肺,随即经高速赶往郑州搭乘上午10:45的航班,于中午12:45抵达遵义新舟机场,并在机场特别开通的VIP通道快速搭乘提前抵达机场的救护车,联合遵义市交警部门开通绿色通道赶往医院,于下午13:20抵达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手术室。经过紧急的15个小时,行程3000多公里,顺利完成了供肺的千里转运。
在供体转运的同时,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肺移植团队由院长梁贵友教授和徐刚教授为核心,联合了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手术室等多科室专家,在无锡市人民医院陈静瑜教授肺移植团队指导下于上午11:30开始准备麻醉,13:00开始双肺移植术,于18:30顺利完成手术。晚上19:30患者安全返回胸外科ICU。当夜患者麻醉苏醒并恢复自主呼吸,并于术后12小时顺利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到目前为止恢复良好,肺功能较前明显改善。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作为贵州省唯一的肺移植基地,胸外科已与无锡市人民医院肺移植中心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两大移植基地将在今后共享爱心供肺资源,以期将肺移植技术更好的在贵州省以及西南地区开展,更好的造福群众。
(编辑 曾韬)
经过紧急的15个小时,行程3000多公里,供体抵达遵义新舟机场
供体抵达医院
紧急将供体送往手术室
肺移植手术
顺利完成手术后肺移植团队合影
6移植团队合影
联合查房
患者恢复良好,肺功能较前明显改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