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我在这里非常感谢宣武的老师和同事们,感谢省卫计委给予我这样的学习的机会。感谢医院领导对我工作和生活上的关心,感谢科室的兄弟姐妹和家人对我的支持关心,我将感恩这一切,铭记于心,不忘初心,做好传帮带,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带动科室学科的发展。”
北京神经内科会诊中心副主任王向波指导查房
参加北京神经内科会诊中心学习_
陈映(右)在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组与导师马欣博士及带教老师合影
陈映在黔医人才计划培养结业考核中取得“优秀”的成绩
导师马欣带领查房
陈映在返院汇报会上作报告
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疑难病例讨论_
在兴义市人民医院第一期黔医人才计划学员返院汇报会上,一向严谨少言的内科大主任、神经内科主任陈映动情的用四个“感谢”结束了自己的发言,台下的全体医院领导班子和200多名医院中层干部回报予热烈的掌声,久久没有停歇。
去年11月,在省、州卫计主管部门的关心和安排下,我院主任医师、神经内科陈映主任,作为黔医人才计划从贵州41家三级医院遴选的首批70名学员之一,正式前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进行为期一年的进修学习。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创建于1958年,医院以神经科学和老年医学为重点,以治疗心脑血管疾患为主要特色,是中国神经科学的初创基地和培育神经科学人才的摇篮之一。 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在2012年以总分第一名成绩获得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日均门诊量超过两千人,2015年门急诊量达到的67.9万人次,疑难病比例达到70.8%。
能到全国顶级的神经殿堂去深造学习,陈映倍加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为了提高科室整体疑难病诊治水平,她在宣武医院神经内科15个亚专业组中选择了脑血管病组和疑难病组进行集中学习,由该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马欣博士和北京神经内科会诊中心副主任王向波亲自带教,学习急性脑卒中患者绿色通道流程的管理,学习疑难病诊治思维。
“我们唯有静下心来踏踏实实的学习,回去把所学应用在医院业务的开展中,更好地维护人民健康,才不会辜负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一年的学习中,已经做了八年科主任的陈映在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从住院医师做起,不放过每一个接触疑难病例的机会,不错过每一场可以开拓诊治思维的学术讲座,在有着大量国内外疑难病例数据库的宣武医院钻研苦读。她的踏实与勤奋,得到了老师的好评及患者的信任,不仅在黔医人才计划培养结业考核中取得“优秀”的成绩,进修期间结合自己的病患撰写的两篇文章,其中一例在中华医学会第20次全国神经病学术会议上作为论文发言。还通过导师推荐,成为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病学分会心脑血管共防共治专家委员会委员。
陈映这样描述她的学习经历:进入宣武医院后,首先召开了座谈会,主管科教工作的贾建国副院长亲自对我们的学习计划給与指导,在对教学查房和医院信息化建设进行短期的培训后,我们就开始进入临床。
临床的工作是忙碌又充实的,我每天早上7:20到病房,开始查看患者,书写病程记录和整理病历。遇到问题,通过询问老师和大量查阅文献去解决。宣武的老师对每个病人都很仔细认真,他们对国内外学科动态掌握得非常及时。
另外,我也参加了北京市神经内科会诊中心的学习,这个会诊汇集了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北大医院各附属医院以及天坛医院和宣武医院等北京各大医院神经内科的著名教授。中心一周有三个半天的疑难病会诊,一个半天会诊5-6个病人,有时候下午半天就有10-11个病人。专家团队中年龄最大是北京协和医院90岁的郭玉璞教授,还有北京医院蒋景文教授已经85岁高龄。这些专家们对每一个病人都绝不轻言放弃,尤其是在询问病史和的体格检查方面,有些体征他们会去反复验证,最后进行分析总结,专家们思维非常敏捷,分析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在神经疑难病的诊治方面有很高造诣。专家们的这种精神,让我深感要始终保持对知识的渴求,也体会到了医学的乐趣和肩负的责任。
“这段经历让我收获很多”,陈映说。首先在专业知识方面,可以实时追踪脑血管病发展动态,对脑血管病患者制定精确化的个体诊疗和预防方案,巩固了以往所学的专业知识。对于疑难病来说,以前没听过,没见过的病,不会想到这样的诊断。在宣武大量接触疑难病例,和老师不断请教以及大量查阅文献和书籍,使我的疑难病思维诊断思维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查阅外文文献的能力和外语水平也随之提高。
“除了专业知识以外,宣武医院在促进科研和教学方面的做法也很有参考性:神经内科的学习氛围非常强,他们保持着每周每个专业组拿出一个疑难病例进行讨论的习惯。为了提高进修生专业水平,科教处为研究生和住院医师安排了很多内容丰富的讲座,每年11-12月的周一至周五,每天17:30-19:30都有专业业务讲座,每场都座无虚席,很多医务人员都是站着听完全程,通过这样的形式提高临床科研和教学水平。对住院医师的培养,他们会定期开展病例点评,积极让他们参与神经内科中心疑难病的讨论,提高住院医生的临床能力”。陈映跟大家介绍到。兴义市人民医院是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平时除了临床工作,她还承担有大量教学任务。
在汇报会上,陈映主任向医院领导提出了四个建议。首先我们需要建立多学科协作模式,以病人为中心,针对特定疾病,依托多学科团队,制定规范化、个体化、连续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团队协作,可以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也可以提高学科的诊疗能力和学术水平,从而提高医院整个的影响力。第二是要建立学习型团队,这是1+1>2的效应,在知识爆炸的年代,你不学习,就要落后,甚至被淘汰。所以要始终保持学习的态度。但是,怎样提高学习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要“会学习”,在学习中,主动的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然后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达到创新的目的。第三是要重视临床科研和教学,虽然我们没有专门的实验室,但是我们可以在临床工作中去发现问题,去思考问题,可以对医院临床医生进行一些先进的医疗数据库的检索培训,方便他们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书籍,这样实现探索和总结,临床科研就不会太复杂。第四,她认为作为黔医人才计划学成归来的学员,更是要牢记自己的使命——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不但技术要跟上,服务理念也要跟上。关心病人身体的同时,还要关心他的身心健康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为当地的老百姓提供更有质量、更具人文关怀的医疗服务。
听完陈映的汇报,兴义市人民医院杨玉林院长总结到,陈映主任进修的这一年很辛苦,但收获也是满满的。黔医人才计划是贵州省和国家卫计委达成的一项帮助协议,是依托国家卫计委委属管医院,通过“订单式”精准培养,培养高层次临床医学和医院管理人才的宝贵机会。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为我们贵州基层医生接触全国最高端医疗资源争取到的“绿色通道”。作为贫困地区医院的医务工作者,我们只有提升了自己对重危疑难疾病的诊治能力,才能让我们的父老乡亲在家门口就得到有效救治。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这样的机遇,踊跃报名参加遴选,科室工作安排即使有困难,医院也会积极协调,为大家争取提升机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响应健康中国战略,作为基层医务工作者,让当地群众看上病、好看病、看好病是我们一直需要坚持的初心,而竭尽所能不断汲取新技术、新理念, 不断提升自身的医疗服务水平,才是我们践行“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永不懈怠地向前奋斗”的实际行动。在这条奋斗之路上,我们必将心怀感恩、责无旁贷、勇往直前。
(编辑 田皓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