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院800多名干部职工在院党委的统一指挥下,坚守岗位 、科学应对、始终坚持把院区内部防疫工作作为当前最紧急、最重要的政治任务,确保了医院春节期间的平稳安全运行。但随着节后复工及就诊量的逐渐增大,尤其是2月8日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新冠肺炎院内感染事件的发生,给我院的疫情防控工作敲响了警钟。为积极应对疫情防控出现的新问题,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对工作进行了再研究、再部署、再落实,通过全面摸清底数家底,优化流程管理,完善监督机制等举措,严防死守力保院区医患安全。
预检分诊,把好防控疫情的第一道关口
发热预检分诊点是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疫情发生以来,我院组织了医护、保卫、后勤等多科室人员联合值守,对就诊患者实施严格筛查,对来院人员全面测体温,通行车辆消毒处理等。此外,发热门诊全方位排查有发热及流行病学病史的患者,并对所有发热病人进行核酸采样送检,截止目前已核查排除8人,为疫情的“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就诊防控,严格环境清洁消毒
为应对节后门诊患者增加,我院在门诊楼、精神科康复楼、综合外科大楼等各个区域的入口处开展二次体温检测;严格执行“一人一诊一室”制度,医生岗对就诊患者进行流行病学问诊登记,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同时暂停耳鼻咽喉、口腔科等呼吸道分泌物暴露风险较高的门诊检查项目,以降低疫情播散风险;严格执行特殊区域、普通区域、空气消毒、物体表面擦拭、污染物处理等工作流程,增加对门把手、门帘、公区扶手、电梯扶手及电梯按键等经常触摸部位每天擦拭消毒的频次。
严格把关,将疫情封堵于病区外
精神病患者因依从性差且大部分缺乏自知力,导致病区疫情防控变得更为复杂。对此,精神科男、心身、老年、妇儿四大病区积极采取措施应对,一是疫情防控期间做好家属宣讲工作,全面取消探视。制定发热家属及患者在室内的处理流程,对固定陪护人员、住院患者每日测量体温并按规范佩戴口罩。二是严禁住院人员外出,餐饮保障由院内食堂提供同时采取分批次就餐的方式,最大限度避免交叉感染事件。三是病区内设置了专门的隔离病房,遇到特殊情况及时就地隔离,并联系专家组会诊。四是用好互联网+手段,针对外地患者开通网络门诊及寄药服务,避免外来患者到院聚集。
合理布局,启用精神科急诊留观病区
由于部分患者因精神状况原因无法配合常规疫情筛查工作,为规范隔离救治程序,医院克服诸多困难,将原后勤科办公室改造成精神科夜间急诊及留观病区,抽调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12人进行24小时轮班看护,并有固定的安保人员、后勤保洁人员值守,确保患者收治工作有序开展。目前已收治观察期患者3人。
摸清底数,不留防控死角
为摸清院内防控底数,我院执行员工健康状况日报告制度,网络采集全院职工当日健康及家庭出行情况,对全员信息进行汇总分析,积极排除隐患;制定防控期间护工管理制度,防止一名护工多楼层、多区域陪护;同时禁止外带食物和院外送餐,确定保洁人员负责区域,避免发生交叉感染;为配合社区管理工作,院职能部门分组对院内家属区进行入户调查,及时掌握人员信息,确保疫情防控无死角;为补齐防控短板,医务院感部门正着手对财务、安保、食堂后勤等非医疗部门开展小规模的、有针对性的防控培训,实现防控培训全覆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