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前,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贵州省肾脏泌尿疾病研究所副所长查艳走上“代表通道”,接受中外媒体记者集中视频采访。
记者提问查艳,作为来自基层医疗战线的人大代表,您在履职中有什么样的经历和体会?查艳在回答中说,对于生命的救治,每提速一秒就是一个胜利。连绵山地的贵州今天已经彻底撕掉了贫困的标签,我们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村村通硬化路,我们也实现了省市县乡4级远程医疗系统的全覆盖。“山地紧急医学救援体系”也不断的完善,力保山里的老百姓不仅能看得上病,还能看得好病。
查艳举了一个例子:家住毕节市威宁自治县金钟镇大营村的一位孕妇怀上了双胞胎。在怀孕期间她出现了高血压、高血糖、蛋白尿等多种并发症。我们利用4级远程医疗整治系统,定期为孕妇进行产前检查和监护。去年3月正值新冠疫情期间,孕妇面临生产并突发紧急状况,她的家距离市级医院还有170多公里,我们立即启用“山地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做好疫情保障,仅用39分钟将孕妇送达手术室,保住了母女3人的生命。而在过去,从她的家乡到达市级医院,需要花一天多的时间。
查艳还讲述了一组数据:2020年,贵州孕产妇死亡率降至10万分之16.07,首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虽然距离发达地区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们进步了,挽救了妈妈,赢得了生命,赢得了未来。她说,说到体会,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医疗服务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无论是刚才提到的“山地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的形成,还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核酸检测、疫苗接种,都为战疫战贫两场战役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广大群众获得了暖暖的幸福感和踏实的获得感。
2018年3月5日,“代表通道”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安排首次开设,过去三年,共有84位全国人大代表走上“代表通道”,查艳是继杨昌芹、傅信平、罗鹏、石丽平后,第五位走上“代表通道”的贵州代表团全国人大代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