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形单薄,却让人感觉踏实可靠;温声细语,却让人坚定不移。这是4月20日记者见到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妇科肿瘤一病区护士长曹钰的第一印象。
当日8时30分,曹钰组织本科室护士们召开晨会:询问夜班护理工作情况、了解患者病情、提醒交接班时一些特殊问题、安排部署“护理先锋”活动……事无巨细,只为呵护每一位患者的健康。
“做护士不仅要有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不怕吃苦受累,做事有条理、有思路,还要以同理心去体会患者的处境……”从事护理工作27年来,在曹钰看来,护士更要“有温度”。
前段时间,一名患者因私密处患病在曹钰负责的病区住院治疗。一开始,患者情绪不好,担心治不好病,影响和家人的关系,曹钰带着护理团队每天给她讲一个该病治愈的例子,耐心做心理疏导,增强该患者的信心。同时,在护理工作中,给患者病患处换药也更加轻柔。渐渐地,患者心情变得开朗起来,身体也逐渐康复。
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患者基本达到出院条件,当通知她出院的时候,她却表示要等身体痊愈后再出院,因为“我只相信你们”。如今,曹钰与这名患者一直保持联系,成了“好姐妹”。
喻阿姨是曹钰护理病区的常客,一年要在这里住院五六次。“喻阿姨是一名经济困难的孤寡老人,患静脉血栓疾病,也就是‘大象腿’,左下肢是右下肢的两倍多粗,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截肢。老人怕截肢后影响生活自理,所以一直采取保守治疗。”曹钰介绍说,每次喻阿姨来,她和科室的护士们都会协助办理住院、照护她的三餐、开解她的心情等,并帮助购买衣物、鞋袜、食品等。“由于左脚36码,右脚43码,十多年了,喻阿姨一直没有合适的鞋穿。我们在网上找了一家功能鞋制造商店,特意定制了4双鞋拼凑成2双合适喻阿姨穿的鞋送给她。拿到鞋时,喻阿姨抱着鞋,在医院逢人就说,这是我闺女们给我买的鞋,医院就是我的家。”
曹钰和她的团队用“有温度”的服务和真诚的微笑感染了每一位患者和家属,也收获着让她感觉世间最贵重的礼物——患者和家属们的信任和认可。
作为护士长,曹钰做得更多的是病房管理质控。
她通过改造病区急救车、治疗室、资料室、库房进行可视化管理,并在全院推广,有效防止药品、物品过期,缩短护理人员取用物品、药品的耗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对护理交接班进行流程再造,规范了观察及交接班重点,使得重点环节管理清晰可辨,层次分明;
率先在贵州省内开展“手臂静脉港”植入术,率先在省内开展手臂输液港心电监护定位技术,实现导管尖端的精准定位,提高了肿瘤患者静脉治疗的安全性和依从性。
规范了各种引流管的种类、固定方法、标识颜色、标识粘贴的位置,使引流管标识的缺陷率由27.1%下降至3.52%,避免因标识缺陷导致的不良事件的发生,并在全院护理单元推广使用……
通过努力,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职业成就感,展现了护理发展的内涵。
曹钰将自己的精力和热忱毫无保留地倾注进她所钟爱的护理事业,把全部的青春和汗水奉献给她为之骄傲的护理岗位,用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护士”这一职业的靓丽风采和专业内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