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人民医院坚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坚持把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作为统揽,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根本落脚点,着力围绕“五聚焦五提升”,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聚焦高质量发展 提升创新发展能力
从百年党史中厚植为民情怀,汲取奋进力量,把察民情访民意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第一步,围绕制约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贵州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带头,其余院领导班子全部领题调研,成立9个专题调研组,围绕“四新”“四化”大局,围绕“医、教、研、管”协同发展,推动医院“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完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和工作体系,提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程度。提高卫生应急队伍医疗救援能力,加强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移动处置中心、贵州省紧急医学救援队的培训和管理。
贯彻落实医改重点工作任务,加快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深化药品耗材供应保障改革,建立预警机制,有效控制药占比、耗占比。建立健全单病种付费、按疾病诊断相关组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积极探索医保精细化管理有效方式。
持续推进医院现代化管理进程,以完善医疗质量安全、绩效考核、信息化建设方面为重点,推进医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进一步推进绩效考核与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提高资金资产使用效益。加强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建立健全科室成本核算工作制度。建立以医疗服务项目、病种等为核算对象的成本核算体系,不断优化收支结构,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加强学科人才队伍建设,打造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群,稳步推进国家卫生健康委肺脏免疫性疾病诊断重点实验室、贵州群医学研究现场建设及医疗健康一体化建设模式研究项目,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的建设。建立“临床牵引科研,科研围绕临床”的双向驱动机制。推进贵州大学医学院建设。
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稳步推进观山湖新院区、省应急临床救治中心、全科医师规培训练基地、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科学谋划学科发展布局,推进“一院三区”规划建设扩容提质。
聚焦群众生命健康 提升医疗救治水平
贵州省人民医院作为省级龙头医院主动担当,认真履行治病救人的主责主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发挥疫情防控堡垒作用。为做好省将军山医院值守与救治工作,全面开展集中救治、培训演练、科普宣传,组织完成20期医务人员培训近4万人次。不断提升核酸检测能力,今年来已完成核酸检测累计近30万份。全力抓好新冠疫苗接种,3月初开展接种以来已接种19844人、28003剂次。国务院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工作指导组对医院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
完成发热门诊改扩建工程。严格落实国务院、国家卫健委及省卫健委相关文件要求,改建后的发热门诊具有规范的“三区两通道”,确保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配备专职医护人员,所有人员上岗前开展院感防护、传染病上报、诊疗指南、急诊急救等实操培训,考核合格方能上岗,工作期间定期体温监测及核酸检测。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定期督导巡查,坚决杜绝院内感染。
开展“健康贵州”科普行动。以“百名专家传播健康科普”活动为抓手,开展线上线下形式多样的健康科普活动,组织百名专家宣教50余场,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积极助力乡村振兴。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定点村扶贫工作成效。
聚焦患者急难愁盼 提升就医服务体验
紧盯患者急难愁盼问题,高位推动、深入调研,立足各支部和临床科室特点,发动各支部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从群众身边事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目前已开展多种形式的各类实事项目近200项,切实把为民服务落到实处。
关爱送到家门。省医普外支部、胸外支部成立病患联谊会、建立病患群,给予点对点的医疗服务。胸外支部将管床医生相关信息、二维码等印制在随访医嘱单上,方便出院患者随时咨询。
减轻患者负担。肝胆三支部对部分儿童免费行肝移植,为贫困家庭肝移植患者减免费用30余万。骨科支部为贫困患者捐赠康复训练器材。新生儿支部为住院患儿送早产儿营养包、为患儿家属送护理知识科普资料。财务支部取消纸质病历本,每月减少患者开支2万余元。
优化就医感受。加快门诊大厅“一站式”患者服务中心建设,全面优化就医流程。提升饭菜质量,梳理患者配餐诉求,合理满足患者配餐需求。提升保洁次数,增加保洁设施设备,加强保洁巡查,确保环境整洁。
方便服务患者。加快推进落实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度,让患者了解每日费用支出明细,杜绝费用漏记、错记情况发生。缩短出院办理时间,实现出院当天结账。
开展义诊巡诊和爱心陪诊。省医儿科支部、药剂支部等22个支部通过现场义诊、远程会诊、科普讲座等形式先后到社区、养老院、学校、乡村振兴联系点开展义诊22场,发放药品300余份,发放健康宣教资料近1000份,服务群众5000余人。
聚焦职工关心关切 提升爱岗敬业热情
把解决职工烦心事、困难事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不断提升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开展职工满意度调研,制定《贵州省人民医院职工关爱行动计划》,落实30项关爱职工行动。关心关爱高层次人才和干部职工身心健康,分两批组织近200名医院劳模、专家、十佳职工开展疗休,调节身心。将人才工作列为医院2021年十大实事之一,追加人才经费1000万元,制定《重点人才五年倍增行动计划》,修订《贵州省人民医院引进高层次人才试行办法》,大幅提高引进人才相关待遇。完成全院800余名离退休干部情况调研,了解老同志存在的困难、解决遇到的难题。
聚焦常态机制建设 提升党史学习成效
加强领导、强化推动,着力建机制,形成闭环管理,确保事事有着落,真正为群众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建立“1+2”督办机制,即建立“1本台账”,梳理形成院级民生实事项目清单和党支部项目清单,及时更新、动态完善。健全“2 项制度”,即定期报告制度和督导巡察制度,充分运用医院患者线上满意度调查平台,及时发现问题,实行销号管理。实施“五办”工作办法,形成闭环管理,对干部患者、职工反应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效快捷“立即办”,对制约医院发展的突出问题,迎难而上“主动办”,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创造条件“分步办”,对需要多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积极协调“督促办”,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兼顾各方利益的问题,合理透明“公开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