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中医医院围绕群众就诊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优化服务做“加法”,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加强疫情防控,守住“安全”阵地。毕节市中医医院充分发挥中医特色,未病先防,通过免费发放防疫中药饮、熏燃艾条净化院内空气等方式,在防疫面前显担当;健全管控机制,成立疫情防控专班,不定期对防控重点部位进行检查;严格贯彻落实预检分诊制,严格做到“一人一诊室”及疫情防控期间探访制度,层层严格管控,为患者的就医安全“加码”。
加宽医保用药,缓解“看病贵”。毕节市中医医院的脾胃舒、理气化痰胶囊等多种院内制剂深受患者信赖,为减轻病人费用负担,医院配合医保局将该院17种院内制剂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临床效果好、安全有效、使用方便、价格合理的中药饮片和医院制剂的治疗需求。
加深新技术掌握,缓解“看病难”。医院重视优秀青年骨干的培养,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累计选送19名医务人员赴上级三甲医院进修学习临床新技术。外出进修的青年骨干陆续回院后,因地制宜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项目,提升医院的临床诊疗服务能力。
加强智能化服务,解决“看病等”。为切实解决患者就医看病等待时间过长等问题,毕节市中医医院科在智能化服务方面下足功夫,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实现网上预约挂号;推出诊间支付方式,患者对处方二维码“扫一扫”,就能实现扫码支付,直接到药房取药;上线“云影像”服务,患者做完影像检查后,只需点开手机,便可随时随地调阅全部检查记录及影像电子胶片;推出“电子陪护证”,陪护人员只需手机扫码就可申请电子陪护证。
加设便民设施,解决“看病累”。为给百姓提供更便捷的就医服务,医院在门诊大厅、住院楼、护士站等处均提供了便民设施,如充电宝、轮椅、担架、开水、针线包等供患者使用。为方便行动不便的患者就医,医院在大门处搭建了一条无障碍通道。此外,医院还在所有排队窗口、诊室增设了多张候诊长椅。
加长开诊时间,解决“没时间”。医院将中医特色门诊开诊时间由原来的8时至18时调整为8时至22时,周末正常开诊。另外,中医特色门诊先后走进毕节热电、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老年大学等地为职工及群众进行刮痧、拔罐、经络拍打等免费中医特色理疗及养生科普宣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