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遵义市中心城区开启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在汇川区的各个核酸采集点,市民们自觉到现场排队接受核酸采集,但对部分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孕产妇等特殊群体来说,如何完成核酸采集成了一桩烦心事。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疗队通过社区人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派人上门服务,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在长沙路社区、瑞港世纪城、农干校、医新社区、鱼芽社区、上新社区、长征八厂、石板街等采集点,为不影响现场采集,医疗队等候换班人员提前上岗。队员们戴着护目镜,穿着防护服,携带采集物品穿梭在各个小区,认真登记住户信息,核对姓名、采样、消毒、整理标本等,忙碌而有序地为居家市民提供核酸检测服务。
“真是辛苦你们了!” “让你们受累了!”“谢谢你们!”每到一户,总能听到这样的感谢之声。
由于部分小区老旧,没有电梯,队员们又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口罩和防护镜,爬梯上楼成为一个不小的挑战。连续上下几栋楼后,汗水早已流进眼睑、浸湿里面的衣服。但大家没有一丝懈怠,累了就蹲在楼道里歇一歇,然后继续投入工作。“能够保障小区市民核酸检测一个不漏,能为这座城市尽一些自己的绵薄之力,这点累和苦不算什么。”队员们这样说。农干校采集点的队员们还专程到月子中心,为那里的宝妈们和家属做核酸采集。据不完全统计,25日,贵医附院支援医疗队先后上门服务近百人次,圆满完成任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