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贵州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的李绍莉在支援遵义抗疫的四天三夜时间里,那些来自身边的感动总是萦绕着她。
“10月27日下午16时,第三轮全员核酸采样结束的时候,我们采样点所在的小区工作人员非要送我们一些礼物。我们有规定,肯定不能收取群众的任何东西。我们向工作人员表示谢意并婉拒,但最后他们还是给送到了我们入住的酒店。”李绍莉说,小区居民的这份心意令人很感动。
在遵义工作期间,李绍莉虽然辛苦,但收获了很多的爱意和感动——社区工作人员送来的煮鸡蛋、社区小朋友送来的暖心画作、小学生一个标准的少先队礼、超市老板免费赠送东西……这些都让李绍莉颇感温暖。
李绍莉已在省医工作14年。此次得知前往遵义支援的消息后,主动报名参加。在遵义期间,李绍莉用自己的专业素养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
和李绍莉并肩“作战”的贵州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二部护士周默同样被这些感动环绕着。“第二轮核酸采样时,我们接到了第一轮核酸采样地方的社区工作人员的电话,他们表示还是愿意让我们到他们小区进行采样。”周默说,这是小区居民对我们的信任,听到这些话,我和同事都非常感动,自己的工作被大家认可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看似是我们在帮他们做核酸,其实他们也在帮助我们。”周默说,小区的居民非常配合,自觉排队等待,帮我们省掉不少工作。
“谢谢你们来遵义帮助我们,现在也没有好的东西可以送你们,就买了一些生活用品和零食,感谢你们的付出。”27日下午,周默和同事结束采样工作后,小区居民自发买了生活用品和零食送到检测点,尽他们所能,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很荣幸这次能来到遵义支援抗疫,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相信在全省人民的努力下,遵义疫情很快就能结束。”李绍莉和周默说。
10月28日下午1点30分,贵州省人民医院驻遵义红花岗区医疗队的临时库房里,赵俊华正在一一盘点着物资。
赵俊华在盘点物资
赵俊华工作于贵州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已经有28年的工龄。此次,在遵义抗疫一线,她担任物资组的负责人。
“队伍很快就要撤离了,我们要把所有物资盘点清楚,登记好台账。我们虽然不在一线做核酸采样,但是做好后勤保障,就是当好一线白衣战士的坚强后盾。”赵俊华说,10月22日晚抵达遵义后,便紧急整理现有物资装备,分类设置,查漏补缺,不够的及时采买,一直忙到次日凌晨两点多,把一切理顺。
贵州省人民医院在遵义负责100个采样点的任务,这就意味着每天要准备100个物资包。“每天,接收物资后,我们就按照口罩、N95口罩、防护服、防护面罩、试剂等分类、打包,发放给每位采样工作人员。”赵俊华说,这个工作量挺大的。但在物资组全体成员的配合下,一切顺利进行,确保了在一线采样人员的需求。
为了保障采样一线医务人员的安全,除了物资保障到位外,赵俊华和同事们还在生活上做足了保障。他们为同事们准备了“暖心药方”,以备不时之需。
和赵俊华一起工作的陈捷、翟壮、熊敏、张静、蒙婷婷、金秋、张亚莉、罗慕侠等同志均在后勤保障工作中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作为贵州新冠肺炎确诊定点救治医院的贵州省职工医院,在此次遵义抗疫工作中,他们用专业的工作能力和敬业的工作态度,圆满完成了支援任务。
“此次,我们共抽调护理人员和行政人员共67人到遵义抗疫一线。其中,60名护理人员全部都是训练有素的采样人员,保证到达一线后第一时间进入工作状态。”贵州省职工医院护理部主任汤晋说。
贵州省职工医院外科片区科护士长、ICU护士长陈照菊曾在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护理过贵州省第一例重症患者。“在遵义工作期间,我们负责儿童福利院、凯里国际小区等不同采样点的任务。”陈照菊说,三轮核酸采样下来,几乎每天都到凌晨。虽然辛苦,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同样在采样一线奋战的贵州省职工医院的刘小霖、彭钰竹、李亮亮、赵洋、胡燕等人都表示这是作为医务工作人员应该做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