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中医医院党委紧密结合医院工作实际,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进“以病人为中心”的诊疗服务理念与技术融合,开出“六剂良方”切实为民解难题、做实事。
医院领导班子成员面对面倾听职工和患者的呼声,回应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系统梳理归纳意见建议形成“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同时,引导各基层党支部主动发现临床一线患者急需解决的事项,深入分析研究,细化落实措施,加快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4月份以来,医院选派由特色专科、知名专家组成的义诊医疗服务队,走村入户进社区、进敬老院福利院开展主题义诊19次;到科室患者、学生等群体开展主题宣教21次。通过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办实事活动,把优质医疗服务送到“家门口”,进一步拉近医患间距离,为广大群众注入“暖心剂”。
调研中,群众反映“看病与上班时间冲突,导致有些疾病得不到及时治疗”的问题,医院党委立即进行安排部署,各科室逐步实行周末、节假日门诊制度,并且由中级职称以上医师出诊;同时增设康复科、美容科午间门诊,满足患者错时就诊的需求;儿科增设夜间门诊,并为军人、消防救援人员、公安干警等特殊人群开设“绿色通道”,优先安排就诊就医。自开设周末及节假日门诊以来已累计接待患者25万余人次。
医院全面梳理转诊转院、门诊慢特病申报、特药外购等相关工作流程,让患者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办理程序,大大减少不必要往返时间,方便群众及患者。今年以来,为患者办理转诊转院62人次、慢特病申报195人次,特药外购456人次。建立专人回复、科室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第一时间了解群众反馈问题,对接相关业务科室互相配合解决群众诉求,依法依规做出合理性答复,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医院以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感和获得感为出发点,设立“一站式服务中心”“志愿服务工作站”,增加导医人员和常态化安排“党员先锋岗”在预检分诊、自助机、窗口、综合服务点等地开展志愿服务。开展“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服务、“关爱老人,便利就医”行动,推行“智慧助老”系统、增设老年患者“无健康码”和就医绿色通道。截至当前,共100余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医院服务注入更多温度。
“线上”丰富和优化医院管理系统功能,挂号单上增加就诊诊室编号、影像报告单上增加扫码查看检验结果,使患者入院从就诊到检查等方面得到一一对应。“线下”优化院区就诊环境,完善楼层导向台、优化就诊标识、更新就医流程图、加装电子屏、公示诊疗价目收费透明化、安置自主服务机17台,提升就医便捷性,缩短患者等待时间。
医院不断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增设新冠疫苗接种点、延长接种服务时间、提升接种服务能力,组建医疗专班现场督导,实行分区管理,确保疫苗接种有序进行。利用医院广播、官网、微信订阅号等多种方式加强科普宣传,实现了健康码+电话预约开启“随到随打”便民模式。医院适时短信通知和实行接种排队叫号,提供饮水和就餐等便民自助服务,满足不同职业群体人员安心、放心、舒心完成疫苗接种。
医院聚焦“精准+长效”的帮扶思路,选优配强3名党员到帮扶点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畅通信息沟通机制,制定帮扶致富计划,实时掌握帮扶村当地产业发展情况。医院积极拓宽对口帮扶点的农产品销售渠道,为平塘县三个帮扶村销售滞销的5千多斤玉米,给予掌布村、联合村、田坝村每村4万元发展基金,用于产业发展和驻村办公,切实助力乡村产业发展。落实各项医疗惠民利民政策,对来黔南州中医医院就医的帮扶村困难群众,按照医院就餐标准帮助解决“一患一陪”食堂就餐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