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门诊大楼更快捷、预约取号更方便、诊室分布更科学、一站式服务中心让患者更舒心……
1月5日,贵州健康报记者在贵州省人民医院门诊蹲点采访,感受省人民医院几个月来从细微处着手缓解群众看病排长队带来的一系列新变化。
入口之变
门诊是患者来医院就医的第一窗口,也是医院外来人员最聚集的地方,过去,拥挤、排队在这里是司空见惯。
记者采访当日省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前的场景
2021年初省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前群众就医排队进入门诊大厅场景
5日早上8时,在省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前,记者看见围栏上随处贴着标语,有“守住一米线、排队勿拥挤、就座应间隔”的疫情防控措施,也有“挂号就诊先预约”的二维码标识,还有“分时段、不迟到、不过早、人人准时秩序好”的就诊提示。特别的是,省医在门诊大楼广场处设立了预检分诊流动咨询岗,为患者提供便民、咨询等服务,指导患者自助挂号、打印报告等,减少患者重复进入门诊大楼的频率。
上午8时45分,省医门诊大楼预检分诊棚入口处,曾阿姨和老伴在医护人员提示下,拿出手机扫描贴在围栏上的二维码,边走边向分诊棚里的医护人员出示“两码”,通过在门诊入口处的智能闸机快速检测体温和检查佩戴口罩后进入大厅。
“以前门诊门口只有两个通道,早上看病的人多了,广场上就会排起长队,后来增加了三个通道,就快多了。”曾阿姨指着门口的通道对记者说。
就诊之变
“我提前在省医的微信公众号上挂好了呼吸内科9:00-9:30的号,不用像以前那样早早到医院排队等号了,只需按时去自助服务机上签到取号就可以了。”曾阿姨边走边说。
记者跟随曾阿姨乘坐自助扶梯来到3楼,一眼便看到七八台自助服务机放在入口处,自动服务机前都是来就诊的患者,或是预约挂号,或是签到取号,或是缴纳费用,他们熟练地在自助服务机上操作着,偶尔有一两个不会操作的患者,站在旁边的自助服务机引导员便上前主动帮助他们。
“一开始也不会使用这个机子,引导员现场教了我两次,我就会了。其实操作起来还是很简单的。你看,只要把在微信上挂号生成的病历号在自助机上扫描一下,点一下签到,就诊单号就出来了。”曾阿姨向记者展示她的就诊单,上面清楚列出就诊时间、就诊号、就诊地址、就诊科室、医生姓名等信息,说完,邓阿姨拿着单子和老伴就往呼吸内科去了。
“患者在门诊需要办理的很多事务都可以在自助服务机上完成。为了群众方便就医,减少患者来回跑,医院在每一层楼都放置了自助服务机,对于不会操作的患者,我们也会上前教他们操作,尽量让更多患者学会使用,让他们体验现在就医的便捷和快速。”省医门诊收费科工作人员江懋琴说。
记者看了一下自助服务机电子屏幕,上面有当日挂号、门诊缴费、核酸检测自助开单、建档等十多种功能,各项功能都用了不同的颜色标注,一目了然。
“群众小事不小视。为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医院经过多次调研多次集中讨论,梳理群众就医卡点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分析研判,提出相应的整改方案。”省医门诊部主任张志军说,“针对患者看病排长队问题,医院积极改变传统服务模式,全面优化门诊就医流程,推出精准分时段预约挂号,预约时段精准到30分钟内,并实行自助签到和分诊叫号系统。患者签到后自动在预约时段的队列中排序、等待叫号,既解决了分诊台拥挤排队问题,也有效缩短了预约后平均等候时间。”
布局之变
早上9:30,从4楼心内科通道走出来的邓阿姨拿着检查单来到旁边的第二采血区准备抽血检查,她在护士的帮助下打印采血条码后,便在抽血室门口的座椅上坐了下来。
“我身体不好,每个季度都要来省医抽血复查。以前抽血室在三楼,早上抽血的人又多,非常拥挤,很少能遇到空座位,站着等又很费劲。”邓阿姨说,“现在四楼增加了采血区,宽敞很多,座位也增加了,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站着人挤人,坐着等几分钟就可以抽血了,实在太好了。”
除了环境大有改善,省医还投入新设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采访当日,记者发现四楼采血区护士的操作台上多了一台仪器。
“这是自动采血仪,它可以自动翻巾、混血、放试管,还有血管显影器,更利于护士穿刺患者血管,和人工传统抽血方式相比每次能节约几十秒时间。”省医门诊部抽血室主管护师张跃静介绍。“不要小看这几十秒,我们医院每个护士日平均采血在140人次左右,这样累计下来,也能缩短患者不少等待时间。”
“医院日平均门诊接诊量在7000人以上,很多患者都需要做抽血检查。特别是早上9点至10点,是抽血的高峰时段,虽然以前3楼的抽血区有12个抽血窗口,护士也很熟练,但是现场还是拥挤,患者普遍抱怨等待时间长。”张志军说。
“提高患者就医体验,要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开始。”张志军说,医院决定在4楼成立第二采血区,再增加10个窗口抽血,方便4至6楼的患者抽血。
“第二采血区成立后,大大缓解了3楼抽血室的压力,现场也没有以前那么拥挤了。如今每个患者平均等待3个人左右就能抽血,大家的反应也很好,特别是老年患者对我们医院的改进评价很高。”张志军说。
省医门诊部三楼的诊区比较多,除了抽血室比较拥挤外,心内科、肝胆外科也有同样的烦恼。
“心内科以前也在3楼,每次早上来做复查,3楼的通道都站满了人,更不用说找个座了。”夏女士感慨地说,“现在好多了,4楼诊室人相对少了很多,来了也有空位可以坐,省医调整得太好了。”
针对3楼诊室分布密集造成的排长队问题,省医门诊部将3楼部分专科诊室调整至4楼,缓解3楼诊区压力,也提高了4楼特需门诊诊室的使用率。据介绍,省医门诊部以关联科室相邻、各楼层诊室均匀分布为前提,共调整诊室26间。调整后门诊各楼层排长队现象基本解决,各诊区拥挤情况明显改善。
服务之变
中午11时55分,省医一楼大厅的一站式服务中心6个窗口前,仍有患者一个接一个地上前,服务台的6名工作人员都在忙碌着,有的通过扩音器回答患者疑惑,有的正给患者盖章,有的正为患者审核单据……
“我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好了,太方便了。”家住贵阳市南明区蟠桃宫的朱女士感叹,“我是来帮家人办理慢特病证明的,本来以为会很麻烦,结果他们几分钟就帮我办好了。”
正在一旁打印发票的宋世康也有相同感受,“我家是凤冈的,今天早上才做完检查,就想把发票打印带回去看看能不能报销。我来这里只是想咨询一下去哪儿打印,结果工作人员听完后直接帮我打印了,不用来回跑就把问题解决了,省医的服务太好了。”宋世康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阿姨,您这个需要去当地报销。”
“麻烦您下午一点钟再过来找工作人员盖章。”
“叔叔,我给您把省医保局的电话写在单子上,方便您查问。”
中午12时20分,其他窗口的工作人员都下班去吃饭了,2号窗口的医保科工作人员贾世玉还在忙着为前来咨询的患者答疑。看到其他窗口没有工作人员了,患者纷纷围住了贾世玉。
“虽然现在是下班时间,但是能多帮助一个人办好事情,就能减少他在医院等待的时间,这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贾世玉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