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4岁的刘军在江苏务工,因连续呕吐1星期后出现视力模糊,便到当地卫生院检查。医生告知他,病情比较严重,建议他到大医院就诊。于是,刘军回到贵阳就诊,被确诊为尿毒症。
“入院就住进了重症监护室。几天时间,不仅花光了自己打工攒的4万多元,还搭上了父母的所有积蓄。”回想当时的情景,刘军哽咽了,“这个病需要长期做透析治疗,费用对我们一家来说太高了。”
病情稍有好转,刘军就回了老家新沿村。新沿村村医罗焕鹏听说了刘军的情况后,赶紧上门了解情况。“刘军,你在贵阳治病的医疗费报销了没?现在异地(就医)也能报销了。”
“还没有呢,以前没有报过,还不知道怎么报,单据交到哪儿?”刘军说。
“你把单据拿来,我看一下还缺什么资料。”罗焕鹏翻着刘军带回来的单据说:“你带上身份证、合医本、医疗费发票到盘江镇卫生院,工作人员会帮你办理的。”
于是,刘军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资料送到盘江镇卫生院。很快,卫生院的工作人员把资料交到贵定县合医办,予以二次报销,补回1万多元。
“那1万多块钱对我来说太重要了。因为当时治病把家里的积蓄都花光了,正为去贵阳做透析的治疗费犯愁,有了这笔钱,我又可以继续治病了。”说起那一次医疗费成功报销,刘军至今还是很激动。
“一开始,我都是去贵阳做透析,一周三次,来回也很不方便,每次费用要花700多块,还不算来去路费,也很费时。跑了几个星期觉得治病太贵太麻烦了,一度想要放弃。”回忆起7年前的困境,刘军依然很感伤。
“后来罗医生告诉我,在贵定县人民医院也能做透析,费用报销比例更大,对我来说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刘军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在贵定县人民医院做透析,报销后只花了70块钱,“听到这个数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刘军,你的大病补助申请成功了,每年有95000元,这样算下来,你以后做一次透析个人只需承担21元甚至更少了。”收到盘江镇卫生院发来的消息,罗焕鹏第一时间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刘军和他的父母。
“从我生病到后续治疗已经有7年了,能够挺过来,要多谢我的家庭医生和盘江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刘军说,要不是他们帮忙进行医疗费二次报销,我也没有钱再继续看病。他们还定期上门了解自己的病情,真是太感谢他们了。
如今,经济压力逐步减轻了,医疗也有了保障,刘军的身体恢复得也不错,他已经在家附近打起零工,对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
如今,“医不叩门,有请才行”的旧俗正在发生改变。村医入户随访、上门送医送药已经是平常事了。罗焕鹏表示,作为一名村医,有义务有职责让村民了解更多卫生健康政策,也希望尽自己的努力提升业务水平,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使更多村民受益。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保障基层群众健康的重要措施。截至目前,我省已有家庭医生49158人,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数13149个;全省常住人口已签约1862.1万人。签约并规范服务监测对象(包括脱贫稳定户、脱贫不稳定、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高血压患者48.22万人、糖尿病患者8.69万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7.07万人、肺结核患者4268人,除外出务工和自愿放弃签约的人员以外,实现了应签尽签,规范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