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医疗机构迎来生命救治“大考”。守好门急诊前沿阵地、改造场地增加床位……连日来,面对激增的就医需求,贵阳市各医院围绕“保健康、防重症”,通过扩容急救资源、开通绿色通道、增设医院床位等方式,全力保障民众就医需求。
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救治情况备受关注,门急诊是守护患者健康的关键。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每日门急诊接诊量大概有2800余人,但在医院的合理安排下,医院接诊平稳有序,没有出现排长队的现象。
1月6日,记者在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看到,20余名患者有序候诊,诊室的叫号系统不时更新,呼叫患者进入诊室。
“您的CT结果显示肺没有问题,我们对症开一些止咳化痰药,回家后您一定要多休息,不要抽烟喝酒。”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诊室,主任医师何艳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逐一为患者提供就诊服务。
“我大概是10点到的医院,从门诊预检分检处到进入诊室看病,大概花了半小时,没有想象中那么拥挤,医生服务也很热情。”患者王城说。
为减少患者排队等候的时间,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通过规范设置预检分诊区、等候区、就诊区,更好地引导患者就诊。同时,持续增加医护力量,通过新增诊室、有序引导、预防交叉感染等措施,全力保障市民看病需求。
急诊科作为医院前哨阵地,面对患者激增、病情复杂等一系列难题,面临着巨大挑战。1月6日早上8点,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兼急诊科负责人方丽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察看病人情况、调整医嘱、协调排班、调配物资,一刻不得闲。最近,因患者猛增,加上医务人员紧缺,方丽每天差不多都要工作10多个小时。“目前急诊科全员上岗,原来未开放的ICU床位也全部开放,满负荷运转。近一周来,每日接诊急诊患者人数接近500人,几乎是平时的5倍,工作量剧增,医护人员带病上岗,这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方丽说。
“按照院党委的方案,我们也在不断扩展可转化为ICU的床位,以应对目前急危重症就诊患者激增的情况。”方丽说,有基础病的老年患者,家属一定要仔细观察,如出现胸闷气短、意识改变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耽误治疗的最佳时间。
2022年12月12日至31日,修文县人民医院就诊门诊患者15566人次、住院患者2154人次,比上月同期增加两倍。
为尽可能地收治患者,2022年12月中旬以来,修文县人民医院坚持全院一盘棋,对医疗救治任务进行布置和动员,第一时间整合资源力量,将全院床位由原来的448张扩容至568张。同时,面对复杂的就医形势,制定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医疗救治方案,基础病重的患者,以专科收治为主;感染新冠病毒为主的重症患者,以呼吸科、感染科以及重症医学科收治为主,做到“应接尽接、应治尽治、应收尽收”,全力确保人民群众就医需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