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冬日暖阳洒落进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简称中医大一附院)重症医学科(ICU)病房,晒得老赵全身暖和,在医院ICU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10余天的他精神好了很多,“现在我呼吸顺畅,身体感觉良好。”
老赵今年67岁,去年12月底感染了新冠,因咳嗽、咳痰及发热入住中医大一附院专科病房。由于肺部感染较重且上了年纪,病情进展迅速,CT显示患者已经成“白肺”。经ICU副主任医师刘涛会诊后,初步诊断为重症肺炎,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若不立即转到ICU抢救,极可能会呼吸心跳骤停。”
中医大一附院ICU病房,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救治(中医大一附院供图)
1月2日,老赵被转入ICU行呼吸机辅助通气,同时给予抗病毒、抗感染、中医中药支持等对症治疗。医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科主任李兰查房后说,“要让患者采取俯卧位通气,改善肺的通气和血流,同时要发挥中医中药优势,以调理肺气法进行治疗。”
在ICU病房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11天后,老赵症状大为改善。“患者肺部病灶部分吸收,各项身体指征均有好转。”李兰说,照目前的康复速度,他下周可以从ICU转到专科病房。
中医大一附院ICU病房,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救治(中医大一附院供图)
自国家“新十条”实施后,新冠感染人数攀升,危重症患者增多,医院ICU作为危重症患者最后一道“生命防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病人多且病情重,去年12月中旬到月底是最难的一段时间。”李兰说,全体ICU医护人员在大部分感染新冠的情况下,坚守岗位竭尽全力救治危重症患者。
面对疫情压力,中医大一附院采取多部门协作,集全院之力迅速调整疫情防控及医疗救治方案,统筹调度医护人员排班及工作班次,及时调配医疗资源,优化出入院流程,统一调配病房床位,集中力量全力保障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需求。
数据显示,自去年12月14日收治新冠感染患者到现在,该院ICU累计收治新冠病毒感染危重症、重症累计50人次,目前己有33名患者病情好转顺利转专科康复治疗。
中医大一附院ICU团队(中医大一附院供图)
“中西医结合治疗,缩短了患者病程、减轻了患者症状。”作为国家中医优秀临床人才、贵州省名中医,李兰认为,能取得如此成效,得益于医院在治疗患者的过程中,坚持中西医并重,发挥中医药特色进行全程干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