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启动以来,思南县医疗系统聚焦“医院管理、诊疗能力、人才队伍建设、健康管理服务”四个方面提升,多点发力、精准用力,打出医疗“组团式”帮扶“组合拳”,促进全县医疗水平全方位提质增效。
精英领航,提升管理“深度”。以强化医院科学化管理为抓手,充分发挥帮扶医疗团队“领军”作用,任命医疗“组团式”帮扶专家队长为县人民医院党委委员、挂职副院长,参与院长办公会、医院党委会议等“三重一大”决策,为医院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积极到基层卫生院开展调研指导,为思南县医共体规范化建设提出指导性意见。制定印发《思南县医疗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干部管理制度》《思南县医疗“组团式”帮扶考核实施方案》《思南县医疗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定期调度推进机制》等管理制度,实现“人力、技术、管理”三下沉,逐步建立起“1+1”“1+N”紧密型、多样性的帮扶新格局,提升思南县整体医疗服务管理水平向纵深发展。
专业示范,提升诊疗“高度”。以提升基层诊疗能力水平为重点,聚焦群众诊疗需求,针对外出就诊多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东莞医疗帮扶团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结合县内医疗资源,确定心血管内科、骨外科、妇产科、儿科、新生儿科、消化内科、中医疼痛科等为重点帮扶科室,通过“五大中心”建设、重点专科创建、规范诊疗程序、拓展诊疗方法、运用先进技术等方式,不断提升医院综合能力。帮扶专家亲自到门诊、急诊接诊,参与管理住院患者,推动完善思南胸痛中心体系建设,积极构建全县“胸痛救治一张网”,有效提升群众的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名医专家的优质诊疗服务。截至目前,帮扶团队共接诊患者16060余人(次),管理住院患者20389余人(次),开展健康巡回义诊100余场次,开创18项新技术新项目,填补了思南县医疗领域多项诊疗空白。
真心帮带,提升人才“密度”。以深化人才培养为重要任务,各帮扶专家采取“重基础、强学习、亲授教”的帮扶模式,引入东部新技术及优质服务理念,为医院整体专科知识储备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开展医务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手术施教等方式,将业务培训与日常临床诊疗相结合,帮助思南县培养诊疗思维缜密、医疗技术精湛的全面型人才,提高思南县医疗领域“造血”能力,留下一支“带不走、留得住”的医疗骨干队伍。截至目前,通过学术交流、师带徒、巡回义诊、技术帮扶等多种方式,结合临床诊疗,开展手术示教300余次,参加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600例,专题讲座100余次,业务培训120场次1762人次,组织教学查房312次、带教55人次、巡回义诊诊治患者1000余人次。2021年,杨文聪老师指导县医院心内科医护人员参加省市级技能竞赛,斩获“第二届中国基层胸痛中心大会之‘生命接力赛’一等奖”等荣誉,并以思南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身份参加大型学术会议2次,进一步提高思南县人民医院的知名度。
精准帮扶,提升服务“力度”。以惠及基层群众为中心,东莞医疗“组团式”帮扶专家在县级医院驻点帮扶期间到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柔性帮扶,充分利用帮扶团队和县内现有医疗资源,发挥综合性医疗帮扶作用,组织开展“专家进基层·健康送百姓”“红动乌江·全民健康·送医下乡”“人才下乡”等巡回义诊活动60余次,为基层群众宣传健康科普知识、发放宣传资料和“东莞爱心捐赠物资”等,并提供免费诊疗,耐心了解病情,针对性提出诊疗意见,切实将优质医疗服务送到家门口。截至目前,通过医疗“组团式”帮扶,东莞共投入卫生健康协作资金共计314万元,修建村卫生室3个,发放防疫消杀人员津贴200人,助力抗疫防疫工作;共建示范性医院(思南县人民医院)医疗配套设施建设项目3个,纵深推进健康乡村建设,为健康思南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