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18时03分,一架警用直升机平稳降落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停机坪。该院医务人员成功接收机上危重患者实施紧急救治。
据了解,兴义市患者姚女士从近三米的高处坠落,导致头部、胸骨严重损伤,手脚粉碎性骨折,情况十分危急。在当地医院进行初步处理后,因患者情况紧急,欲转院至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进行救治。
然而,兴义至贵阳直线距离达310公里,驾车行驶需要4个多小时时间,患者在转运途中必须持续使用除颤监护仪、呼吸机、氧气瓶等专业医疗设备维持生命体征。此外,长时间的路途颠簸,可能会对伤者造成二次伤害。
综合考量,为让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当地医院向相关部门发起求助。收到相关部门求助的省公安厅迅速启动警医联动机制,联合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火速制订飞行方案,迅速完成航线报审等工作,出动警用直升机开辟了空中转运绿色生命通道。
当天14时51分,警用直升机搭载医护人员和所需急救设备从贵阳起飞;16时10分,抵达黔西南州兴义万峰林机场,并于18时03分将病人平安运至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进行救治。
这条为生命守护的“空中通道”,为伤者及时救治、脱离危险赢得宝贵时间。目前,患者生命体征正常。
“我们急救创伤中心派出经验丰富的‘一医一护’随机赶赴兴义市,让患者顺利通过航空转运至我院。”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急救创伤中心执行主任田雾介绍,目前,患者整体情况平稳,后续将实施手术治疗。
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院长冯超介绍,该院应急救援体系得到了省公安厅的关注和支持,在全省率先建成了院内停机坪,并通过警务航空队搭建了空中救援网络。“急救直升机就像‘空中救护车’,在条件许可范围内,对有需要的紧急患者提供院前急救和飞行转运等救援服务。”
冯超表示,对于航空救治、空中转运充满了期待,希望以快速转运、高效救治的方式,降低多发伤、危重伤的致死率、致残率。通过航空直升机救援方式完善应急救援的最后一环。
目前,空中紧急医疗救助是应对贵州山区自然灾害、堵车封路、时间紧急等情况下最高效的救助方式。这次警用直升机成功紧急救助,是警医联动机制的实战体现,是打通紧急救援最后一公里的缩影,贵州将不断提升警用直升机实战应用水平,进一步发挥警医联动、空中紧急医疗救助的积极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