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城娱乐

  • 今天是:00:00:00 农历:
  • 中国政府网
  • 贵州省人民政府网
  •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一线风采
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以新质生产力建设高水平医院

千里之外,北京积水潭医院总院院长蒋协远通过5G通信技术实时连线,利用手术机器人不到1毫米的定位精度,精准定位锁定病灶,与贵州的医生一起完成了国内首例5G远程机器人辅助小儿骨骺阻滞手术。这是此前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开展的一台骨桥切除、生长调控手术。“5G通信+骨科手术机器人”让北京顶级骨科专家跨区域、跨时空解决西南地区疑难病症成为现实。

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此前完成的国内首例5G远程机器人辅助小儿骨骺阻滞手术,图为手术现场。胡家林 摄

作为该例手术的主刀医生,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院长冯超认为,“这是新质生产力的一个体现。”

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自觉,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主旋律。冯超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等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手术中的冯超(左)。

4月底,冯超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要深入挖掘、运用新质生产力,快速推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医院建设成西南地区骨科中心。

在冯超看来,医院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科技创新产品的运用不断催生新动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他举例:在骨科手术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新质生产力便是骨科手术机器人的运用,骨科机器人是骨科诊疗的最前沿地带,具有定位精准等优势,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创新驱动生产力发展,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骨科机器人的机械臂相当于人手,在手术中可以实现稳定转速,稳定推进,自主感知,具有更精准、更智能的特点。发挥机器人优势,进行智能化手术设计和规划,可以在术中实现更精准的定位,弥补医生年资经验限制、身体疲劳和状态波动等不足和短板。

经过那么多年的积累和沉淀,传统骨科手术已经非常成熟。随着骨科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的介入,医疗水平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但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冯超发现,骨科机器人只解决了精准定位的问题,“一头一尾”的问题需要相关技术企业继续研发。

冯超解释,一头即就像人的头脑一样思考,一尾即手术中的自主操控。换句话说,需要机器人思考,融合海量大数据,对于不同体型、年龄、性别、病种,都能够做到像人的眼睛一样,识别出骨的结构和细节,同时实现自主操控。

冯超表示,医院将在年内新购置骨科机器人,开展更多高难度机器人手术,提升手术准度、精度等手术质效,让西南地区的疑难杂症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医疗服务,以科技创新运用的新质生产力推动转变为医疗质效和患者满意度。

冯超(右二)在坐诊。

建设高水平医院离不开顶尖医疗技术,而高水平医疗技术则在于人才。“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到底要靠高素质人才。”冯超介绍,医院把医疗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在人才培养方面通过“两条腿走路”,即自主培养和对外引进。

一方面,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医院积极推进和贵州医科大学、遵义医科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等院校合作,在院内明确要求45岁以下年轻医务工作者(医生、技师、护士等)进行学历提升。目前医院已经成为贵州医科大学的教学医院,实现人才培育的良好开局。

另一方面,针对顶尖人才的不可替代性,医院还通过贵州人博会、考编等渠道引进优秀青年人才、拔尖人才、领军人才等,多措并举敬贤爱士、吸纳人才,打造一流人才成长生态。此外,医院还积极聘用银龄人才,目前已引进留用5名退休专家。

与此同时,北京总院还派驻专家在黔建立“师带徒”机制,分院与总院开展联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分院医务人员定期接受总院管理培训,目前已选送百余名医生、护士、技师、管理人员赴北京总院进修,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据统计,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目前在派驻专家指导下,已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50项,填补西南地区及省内空白51项,手术三四级占比达93.81%;2023年门诊量同比增长31%;手术量1.65万台次,增长44.5%,吸引省外患者来院就诊超过4万人次,疑难重症患者外转率明显下降。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更加可期。冯超表示,医院将持续深化落实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这一大医改课题,围绕新质生产力带来的发展和改革,拓展新技术的创新运用,培育助推新质生产力的高素质人才,打造先进生产力质态、凝聚新动能,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太阳城娱乐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034 中文域名:太阳城娱乐官网.政务 黔ICP备14006722号-9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3127号 联系地址:贵阳市中华北路242号省政府大院7号楼

联系电话:0851-86870000 管理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Microsoft Edge、Firefox、360极速版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如果您使用的是双核浏览器,请切换至极速模式访问

威尼斯人博彩 十大正规博彩平台 全国最大的赌博平台 澳门在线赌场 十大彩票网赌平台 IM体育试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