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周,现在放暑假了,你有什么计划呢?”
“我想学习游泳,我喜欢那种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感觉。”
刚放暑假,在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的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13岁的周周在母亲陪伴下前来复诊。医生耐心细致地询问他的想法,了解其家庭和学校生活状况,评估康复进展。
三年前,周周开始情绪低落,变得悲观绝望,之后逐渐沉默寡言、不愿出门,最近还出现自伤行为,家人立即带他前往省二医就诊。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为他详细采集病史,完善了精神状况、躯体及实验室检查,并进行了心理量表评估,最终周周被确诊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
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童青少年精神科VR治疗室
“来到这里得到了专业规范的治疗,最让我安心的是医生团队的专业性和护士们的耐心。医生每周都会抽时间与我们家长沟通孩子情况,指导我们如何与孩子交流,并教会我们识别孩子情绪变化的方法。”周周的母亲陈女士告诉记者。
“针对周周的复杂病情,医疗组为他制定了个性化、详细的治疗方案。”省二医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舒燕萍说,为快速改善周周的抑郁症状,首先用药物平衡大脑的神经递质浓度,同时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作为重要的增效治疗促进大脑功能的恢复,再配合生物反馈治疗、光照治疗及中医康复治疗等综合干预,改善他的抑郁症状和昼夜节律紊乱。同时将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团体心理治疗贯穿始终,对他进行认知重建,提升社交技能与信心。
“通过这段时间的治疗,我家孩子现在情绪变得平稳了不少,现在他会主动跟我分享一些他生活上的事情,愿意与人交流,人也自信开朗了不少。”陈女士欣慰地说道。
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童青少年精神科是我省首家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依托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专科逐步建立了以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综合诊疗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科室拥有云智能心理测评系统、近红外脑功能检测系统(fNIRS)、rTMS、VR治疗系统、光照治疗系统和箱庭治疗系统等先进的治疗软件和设备。为像周周这样的孩子提供专业、规范、科学的诊疗服务。
省二医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舒燕萍正为科室医务人员进行经颅磁治疗的相关培训
“针对这类孩子,我们采用集药物、物理、心理为一体的综合治疗方式,药物治疗更多的是去稳定孩子的情绪状态,物理治疗会促进大脑功能恢复,心理治疗则深入解决孩子内心的困扰。”心理治疗师黄肖嘉琪说。
近年来,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以创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为抓手,积极研发和应用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的“辩证行为疗法(DBT)技术”,提高了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心理调节能力,显著改善抑郁症状;开展多中心联合诊疗,分别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涉及中医辨证、内分泌、外科等疾病的复杂病例进行有效的评估和诊治,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提供有力的医疗保障;并通过定期开展团体心理治疗和家长课堂,促进家庭参与青少年的心理成长。同时,率先构建了我省首个“家—校—医—社”联合诊疗联盟,联动社会各界共同守护儿童青少年心灵健康。
省二医儿童青少年精神科医务人员为患者进行沙盘治疗
“目前,我们已立项了贵州省地方标准《青少年心理危机后伤害行为综合防控基本规范》,该标准主要包括青少年抑郁及焦虑情绪的宣传教育、标准评估、诊疗干预等三个部分。此外,正在参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诊疗专家共识》《青少年自伤自杀行为诊疗专家共识》等编写工作”。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舒燕萍说,随着《规范》的施行,将建立贵州省儿童青少年心理评估体系,并在实施中不断完善,为逐步健全该体系、搭建我省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分级诊疗网络奠定坚实基础。
科室还持续加强同国内知名专科医院、高校合作,邀请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著名儿童精神科专家进行线上与线下督导及教学。同时,通过举办贵州省儿童精神疾病学术交流活动,为儿童精神科医务人员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促进经验分享和合作发展,不断提高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诊治能力。
省二医儿童青少年精神科医务人员进行中医理疗
“我院将进一步优化我们的专科专病结构,以我们前期获得的这些重点学科专科为基础,聚焦各个专病的医疗技术的提升,特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和老年精神卫生服务水平的提升。我们将整合各个学科专科的力量,通过学科之间的协作,优化我们的诊疗流程,提高我们的医疗服务效率。”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吴刚说。
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将2025—2027年确定为“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我省从改善服务入手抓好落实,通过精神专科医院建设、积极发展精神疾病临床重点专科等,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临床心理门诊、睡眠门诊设置,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