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城娱乐

  • 今天是:00:00:00 农历:
  • 中国政府网
  • 贵州省人民政府网
  •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一线风采
单竹周:34年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在贵州省黔东南州疾控中心的实验室里,检验科科长单竹周的手指划过一排排试管,动作轻柔却稳定,移液枪重复着机械的动作。灯光下的单竹周扶了扶眼镜,转身走向嗡嗡作响的检测仪。门缓缓合上,将他的身影隔在洁净区玻璃之后。玻璃窗外,傍晚的霞光中万家灯火次第亮起,他的工作日志上今天留下一行字——今日完成呼吸道病毒样本检测46份。

“很多人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但对我们来说,每一份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就是我们的职业阵地。”单竹周说。

三十四年,一万两千多个日夜,他从未离开过这片与病毒、细菌和未知风险无声较量的战场。

与危险样本的贴身较量

2017年,禽流感病毒突袭黔东南。各县送检的样本装在五花八门的容器里抵达实验室,最危险的是一批用普通玻璃管盛放的病毒样本,管壁可能附着活病毒,单竹周带着所里年轻人连夜检测,防护服里汗如雨下。“说不怕是假的,”他坦言,“但病毒不会等你准备好。既然我选择了这份职业,那我就要以我的专业去做好我这份工作应有的责任。”当某个年轻同事的手开始微微发抖时,他默默接过样本,把同事挡在身后,无声的行动是最好的镇定剂——单竹周的从容认真让实验室的同事们也暂时忘却了病毒的可怕,最终,所有样本如期检出,为全州筑起第一道预警线。

三年后疫情爆发时,整整三个月,他马不停蹄地跑遍了黔东南州的 16 个县(市),每县平均往返四五趟。“最忙的时候,一天要跑四五百公里,回到单位时已经是凌晨一两点了。” 单竹周说。在每个县,他都要仔细查看实验室布局,指出安全隐患和不合理之处,手把手地培训技术人员,从样本采集、运输到检测的各个环节,都一一耐心讲解,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流程。

有一回,在一处迷宫般的实验室里,单竹周“迷了路”:“我当时就给他们说了,设计复杂不等于安全。这种弯弯绕绕的缓冲间,连我这种‘老油子’都找不到出口,新手要怎么保障安全?”于是他顾不上休息,连夜画出改造图纸,连续蹲在现场调整通风系统。当县级实验室亮起生物安全柜的幽蓝灯光时,他在寒冬里抹了把额头的汗珠。“等事情都做完了,才觉得腿沉得抬不起来,才反应过来累。基层工作站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专业技能的掌握还不够!光我会没用,得大家都会,才能把我们的检测工作做得更好、更全面!”

技术创新背后的坚守:做好舌尖上的“安全专家”

在单竹周的实验室里,摆满了各种实验试剂和检测仪器,它们见证了他在技术创新道路上的不懈追求。近年来,他先后参与了贵州省铁皮石斛花(干制品)和丝娃娃加工卫生规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并开展了一系列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如UPLC-MS/MS法测定野生菌中的蘑菇毒素技术改良、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狗肉中的氰化物等。

“我们这个地方特色食品多,大家都喜欢吃,但其中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所以,我就想着通过技术创新,来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尤其是这两年,我们贵州的美食这么出圈,全国各地的人都专门跑来吃,食品的安全重要性就更要重视了。” 单竹周说道,例如为了改良野生菌毒素检测技术,他和团队成员一起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反复进行实验验证,常常在实验室里一待就是一整天。有时候,一个实验数据不理想,他们就要重新调整实验方案,重新再来。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后,他们终于成功改良了检测技术,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为野生菌中毒事件的诊断和救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检测不是万能的,预防才是根本”他反复强调。

同样“难啃”的还有地方特色美食的“安全密码”,如牛/羊瘪、花米饭这些黔东南人餐桌上的骄傲,都曾走进他的实验室。

作为科室的 “火车头”,单竹周深知团队力量的重要性。他注重培养年轻人才,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专业技能。多年来,在他的带领下,科室成功申报并通过了黔东南州医疗新技术项目验收 10 余项,发表科研论文 20 余篇,成为全州疾控系统的佼佼者。

单竹周常对年轻同事们说:“我们做检验工作的,责任重大。每一个数据、每一个结果都直接关系到百姓的健康和疾控决策的科学性。所以我们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对待工作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正是这样的一丝不苟,对很多关系民生的政府决策,也提供了专业支持。

单竹周印象深刻的,是关于2007年的一次水质危机。当时,一处老旧厂区附近的水系管网,有致癌物超标的嫌疑,要不要整个区域换管网,需要有数据说明。接到这个任务后,整整半年,他把自己耗在实验室,非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不可,十几年前,仪器设备还没那么好,全州就仅有一台半手工的气相色谱仪。“既然当时没有确切的数据做支撑,那我就非要用自己的专业‘问个究竟’!那么多人的心都因为这份水质检测报告悬着,我作为‘检测人’,要给他们一个明确的说法!”实验过程很艰苦,三个气体阀门要精确调控,要达到最佳气流比,旋钮角度精确到1/4圈还是半圈,都要精准把控和记录,稍有不慎就前功尽弃。“当时,我笔记本都不知道写了多少记录,几乎就靠纯手工一点点的去试、去调,找到那个精准的参数。半年为了个项目笔记本都记了好几本。”终于,当仪器终于熟练调试成功、反复检验多次后,检测结果赫然显示某片区饮用水致癌物超标,他立刻上报。政府连夜更换供水管网,数万居民摆脱了潜在的致病风险。那一天,他准时下班回家;那一晚,他睡了个久违的安稳觉。

一万两千多个日夜的坚持,是专业在生根勃发

实验室角落的记事板记录着单竹周的职业年轮:

1991年,中专毕业进入防疫站,每天在老式仪器设备前开展检测工作;

2007年,手工检测发现致病物超标的自来水源,推动城区管网改造;

2023年,跑遍全州基层实验室做指导,笔记本记满每个实验室具体的技术短板和改革方案……

问起支撑他的职业信念是什么?是发现贵州首例特殊沙门氏菌时的职业自豪;是基层医院拿着他编写的《新冠检测策略》说“有底气了”时的欣慰;更是那份深植于心的信念:“预防才是最经济的健康守护。”

“有时候检测检验的项目遇到瓶颈,也会烦躁焦虑,说实话,也有过想放弃某项课题的瞬间,但每当看到我们的检测结果能为公共卫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能排除百姓的各种健康隐患,我就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如今,作为国家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的负责人,每年检测1500余份样本,开展病毒的培养,为全省流感疫苗研制提供关键数据。当老人孩子挽起袖子接种疫苗时,很少有人知道,疫苗株里凝结着实验室里那一群人的默默坚守。


疾控专家单竹周的“健康锦囊”:

1、野生菌:“样子普通≠无毒,不认识的菌子,再香也别下筷!”

2、饮用水:“煮开再喝!别小看微生物,它是健康的隐形杀手。”

3、消毒:“75%酒精才有效,浓度越高≠越好,科学比蛮干重要。”

4、预防:“科学的疫苗接种胜过十剂药,防患未然才是真智慧。”

他提醒大家,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守护手段。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饮用生水,避免接触不明水源,防止因水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超标而引发疾病;在夏季游泳时,如果水体被污染,可能会刺激皮肤,引起过敏或疹子等不适,所以游泳后要及时清洗身体;对于消毒剂的使用,要注意浓度适宜,过高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刺激和伤害。此外,他还倡导大家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积极配合疾控部门的检测工作,共同守护公共卫生安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太阳城娱乐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034 中文域名:太阳城娱乐.政务 黔ICP备14006722号-9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3127号 联系地址:贵阳市中华北路242号省政府大院7号楼

联系电话:0851-86870000 管理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Microsoft Edge、Firefox、360极速版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如果您使用的是双核浏览器,请切换至极速模式访问

伟德体育 韦德体育官网 十大网赌平台推荐 澳门美高梅网上赌场 澳门线上赌博 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 苏州市科技局 宝鸡市统计局 生态环境局首页 芜湖市医疗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