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城娱乐

  • 今天是:00:00:00 农历:
  • 中国政府网
  • 贵州省人民政府网
  •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要闻
贵州: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书写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贵州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目标,以健康贵州建设为统揽,坚持探索创新、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改革路径,着力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书写了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让“公立”回归“公益”

余庆县人民医院一站式服务中心窗口

走进余庆县人民医院一站式服务中心,明亮整洁的办证大厅内,一项项业务办理井然有序。该中心提供一系列慢性病材料办理、省外就医备案、残疾证审核、医患沟通等多项便民惠民服务。

前来办理手续的病患家属感慨:“自从有了一站式服务中心,我们在医院办理手续就方便多了,不像以前来回跑,节约了不少时间。”

 “我们通过节省运行成本、增加医院医务性收入、推进薪酬制度改革、严格规范诊疗标准、强化学科建设、优化服务流程、强化分级诊疗、医德医风建设等措施,实现了强化现代医院内部管理。”余庆县人民医院院长张从志说。

作为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国家级试点,余庆县人民医院在破解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重点难点问题上得到突破性进展,基本实现了医改阶段性目标。当前,医院实现了医务性收入、三四级手术占比、基药使用率、人员经费支出、医患满意度“五提升”;万元收入能耗支出、资产负债率、平均住院日、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管理费用支出占比“五降低”。

余庆县人民医院行之有效的改革之路,是贵州勇于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医生回归看病本职,药品回归治病功能”的一个缩影。

新一轮深化医改工作正式启动以来,贵州省加强医院内部管理,以医院章程为抓手,建立健全医院内部管理机制、议事规则、办事程序,进一步规范了医院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提高医院运行效率;推动落实“两个允许”,医院以职工的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范、技术能力、医德医风和患者满意度为主要指标实施工资绩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自主分配薪酬;坚持公益性为导向,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对医院进行年度绩效考核,从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等4个方面制定了55项指标,考核结果与财政拨款、工资总额、等级评审评价、干部选拔任用等挂钩;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和行业自律,贯彻落实“九不准”,严禁给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医务人员个人薪酬不得与医院的药品、耗材、大型医学检查等业务收入挂钩,严禁开单提成、严禁科室或医院承包,经常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增进和谐医患关系。同时,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确保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负担不增加。

据了解,连续5年,余庆县、遵义市、福泉市、长顺县、赤水市等地先后列入国务院办公厅表彰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较为明显的地方”,是全国获此表彰最多的省份之一。

医联体、医共体建设

让基层群众实现就近就医

长顺县医疗集团中心医院超声影像中心主任王明航为代化镇中心卫生院患者作远程实时B超会诊

程小勇(化名)因胆结石腹痛,到长顺县代化镇中心卫生院就诊。躺在卫生院的病床上,通过远程医疗系统,他的B超结果实时传输到县医共体远程超声诊断中心,长顺县医疗集团中心医院超声影像中心主任王明航进行实时指导,“现场”诊断。

代化镇与长顺县城相距70多公里山路,程小勇躺在乡镇医院,却能享受到县级专家的医疗诊断,这得益长顺县通过医改建立县域紧密型医共体,优化看病流程,依托信息化智能平台,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信息共享,推行“就近就诊、远程确诊、流动服务、资源下沉、分级诊疗”的服务机制,让群众实现就近看病、就近治病。

 “在乡镇就能享受到县级专家给我看病的‘待遇’,谁还往县里跑呢?”程小勇的就医体验仅是贵州省通过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让普通基层群众实现就近就医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贵州省坚持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为前提,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围绕“优化县域资源配置、建立县乡村分工协作模式、医防融合、激发工作积极性”四个目标,通过行政、人员、财务、业务、药械、绩效“六统一”管理,构建新型整合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省、市、县、乡有效联动,最大限度地优化了资源配置、激发了基层运行活力。目前,全省有35个县(市、区)纳入国家紧密型医共体试点。截至2021年底,全省已有81个县启动建设医共体143个,覆盖乡镇卫生院108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00个。2021年,全省县域内就诊率从2019年90.15%提升到93.67%。

同时,贵州省积极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争取国家支持将贵州纳入第二批试点省,大力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已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北京积水潭医院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继续与北京协和医院等洽谈,争取更多项目落地;大力推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已完成建设方案编制上报。

优质资源下沉

织牢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村医王兴灿使用电脑查看村民医疗信息档案

2020年,习水县土城镇高坪村卫生室来了一位95后村医,22岁的王兴灿从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通过习水县编制内乡村医生招考,成为高坪村卫生室的村医。

 “以前,整个高坪村就我一个村医,工作量大。现在小王来了,很多工作有他分担,我的工作压力和强度小了一些。”当了26年村医的赵洪明说,年轻医生来之后,他的担子轻了不少,而且从2015年开始,县里为他缴纳养老保险,养老问题解决了,没有了后顾之忧,他工作更加安心。

现在村卫生室既有经验丰富的老村医,还有充满干劲的年轻医生,在村里生活了20多年的村民钱静觉得:“小病小痛在村里就能解决,方便又放心”。

习水县除了将基层村卫生室招纳的村医纳入编制,同时为原来的老村医缴纳养老保险,进一步加强了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筑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近年来,贵州省持续深化基层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乡村医生队伍逐步稳定。3个市(州)明确村医养老保险机制,56个县(市、区、特区)制定村医养老保障政策。允许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免试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进一步提升基层卫生队伍素质。2021年,贵州省成为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培训3个试点省之一。

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逐步夯实。实施贵州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计划(2016—2018年)以来,基层人才队伍能力得到全面提升。2016年以来,全省累计完成在岗卫生技术人员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学历提升3.48万人;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岗位培训12万人次;培训县级医院病理、儿科、重症医学、急诊急救、检验和影像等技术骨干896名;组织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5712名技术人员到乡镇卫生院驻点服务;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引进人才3396名。2017年至2021年,培养全科医生3034人(不含中医)。

大力促进医养结合。全省以试点示范为抓手,采取多部门“共同建”、因地制宜“毗邻建”、挖掘优势“扩容建”、引入社会力量“助力建”、医疗机构养老机构“联合建”、公建民营、委托医疗机构托管等方式,有效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累计打造基层医疗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试点160个、省级医养结合服务示范单位76个、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试点66个、安宁疗护试点36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太阳城娱乐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034 中文域名:太阳城娱乐官网.政务 黔ICP备14006722号-9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3127号 联系地址:贵阳市中华北路242号省政府大院7号楼

联系电话:0851-86870000 管理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Microsoft Edge、Firefox、360极速版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如果您使用的是双核浏览器,请切换至极速模式访问

十大博彩网站排名 澳博app注册网站网址 澳门博彩官网 澳门金沙线上博彩娱乐 365BET官方网站 立博网站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