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9日,贵州省卫生计生委在贵阳召开“保障母婴安全工作推进会”,强化孕产妇高危管理和危急重症救治工作,保障母婴生命安全。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张光奇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现场
自全面两孩政策启动实施以来,累积生育需求集中释放,出生人口大幅增加,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新增二孩出生4.25万人,高龄高危孕产妇的比例不断上升,妇幼健康优质资源供需矛盾愈加突出,在贵州省妇幼保健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等三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都出现了产科床位“一床难求”现象,保障孕产妇安全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
为此,会议提出十个“必须”措施,保障孕产妇生命安全:一是必须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统筹协调,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二是必须落实责任,兑现承诺。三是必须摸清孕情,筑牢孕产期保健服务最初一公里。四是必须抓住关键环节,做好高危管理。五是必须加快孕产妇急救体系的建设。六是必须畅通绿色通道,及时启动应急响应。七是必须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八是必须加强监管。九是必须开展广泛宣传教育,强化生育健康全程服务。十是必须加强信息管理和案例分析。
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张光奇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高龄孕产妇不仅病理妊娠发生率、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发病风险增高,还因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由于瘢痕妊娠伴发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子宫破裂等造成产时和产后出血的风险进一步加大,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在我省农村地区,孕妇对高危妊娠的认知不够,产检意识薄弱,边远地区交通不便,常常导致高危孕产妇就诊和转运延误,贻误最佳救治时机,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高危管理、保障母亲安全”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会议强调,做好孕产妇高危管理,关键的第一步就是要必须摸清孕情,筑牢孕产期保健服务的最初一公里。要坚持“主动服务、服务到家、落实到人”的服务特色,村计生专干、村医要紧密协作,加大宣传,要充分告知高危生育的风险以及主动接受高危管理的重要性。要组织群众做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准确掌握并及时上报孕情,建立辖区高危孕产妇登记,强化生育健康全程服务,动员怀孕妇女及时建立母子健康手册,督促高危孕产妇选择合适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规范的孕期保健服务与住院分娩。
签订责任书
签订承诺书
会上,省卫生计生委与各市、州卫计委主任签订了责任书,与省级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签订了承诺书。
各市、州卫生计生委主任、妇幼健康科科长、妇幼保健院院长、孕产妇急救中心主任、省级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院长、主任参加了会议。
(编辑 曾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