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的开始。惊蛰的本义是指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春暖花开,同时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容易引发流感、皮肤病等。饮食、运动等方面也应随之调整,以顺应自然的变化,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侵袭。
一、起居养生
春困秋乏,进入惊蛰气节,随着气温的回升,人体血管舒张,血液循环加快,流入大脑的血供较冬季减少,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减弱,出现头昏欲睡等春困现象。因此,生活上要顺应外界气象变化,早睡早起不仅保证休息时间,还能迎合春天之朝气,令人精神焕发,缓解“春困”,促进青少年生长发育,消除成年人的暮气。同时昼夜温差大,要及时增减衣物以免着凉,室内要勤通风、保持干净的卫生。
二、饮食养生
惊蛰时节饮食调养总的原则是以清淡为主,宜甘少酸。 此时正值仲春,肝气正旺,易伤脾,故惊蛰时节要少吃酸,宜多吃大枣、桂圆、山药等甘味食物以养脾;脾虚易致疲乏、四肢无力等,可适当多吃能升发阳气的食物,如生姜、大葱、韭菜、菠菜、洋葱等;同时多吃时令蔬菜,如豆芽、莴苣、黄花菜等,可增强人体脾胃之气。
三、运动养生
惊蛰时节,天气渐暖,春风和煦,此时运动切忌过度劳累,应该选择舒缓的运动,比如散步、踏青、打太极拳、放风筝等运动,不仅可以呼吸新鲜空气还可以增加阳光照射。
四、情志养生
此时正在肝气最旺盛的时候,人们在这个季节容易动怒,精神调养应从肝入手,避免出现暴怒,戒焦躁、抑郁等情绪。应保持平和向上心态、心情愉快,不要轻易动怒,以免引起肝火上行,导致眩晕、中风等疾病发生。
五、推荐食谱
冰糖雪梨
惊蛰时节,容易咽干冒火,饮食应倾向于清淡温和。惊蛰吃梨,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经常食用还可以补充人体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梨的吃法有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等,冰糖蒸梨对咳嗽具有较好的疗效。
韭菜炒鸡蛋
韭菜的主要营养成分有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胡萝卜素、碳水化合物以及矿物质。除此之外,韭菜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春季适当食用韭菜炒鸡蛋,可以增强人体抵抗细菌、病毒的能力。
春笋炒肉
春笋味道清淡、口感鲜嫩、营养丰富,含有充足的水分和丰富的植物蛋白以及钙、磷、铁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具有清热化痰、利尿消肿的功效;与瘦肉一起炒制,不仅口感鲜美,而且营养丰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