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贵州省委:
你们提出的《提高县级医院心脑血管疾病诊疗水平,为贵州三大战略发展目标补齐短板》的提案收悉。感谢你们对我省卫生计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2016年12月22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贵州省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康复医院、护理院等(以下统称慢性病医疗机构)主要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超出功能定位、超过服务能力疾病的向上转诊服务,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等提供治疗、康复、护理服务。
一是双向转诊标准初步形成。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10个单病种的双向转诊进行明确,优化转诊流程,我委专门制定印发《高血压等10个单病种双向转诊指征(试行)》。
二是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2016年10月8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计划(2016-2018)》的通知,投入大量资金和政策着力解决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人才严重匮乏、体制机制不活、服务能力薄弱的突出问题,特别在提升疾病诊断能力方面,明确优化配置和使用诊断设备,实现县级医院设备标准化配置达100%。建立诊疗设备科学管理和规范使用制度,促进安全有效利用。全面加强影像、检验、检测等科室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引进实用先进诊断技术,加快建设区域性检查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中心。同时,加大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引进,每年选派300名优秀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或培训1年,3年培养引进2000名以上副主任医师、医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学历提升教育,3年招收9000名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在岗卫生技术人员,到2018年实现卫生技术人员大专以上学历超过95%,到2020年45周岁以下执业医师全部达到本科以上学历。扎实推进黔医人才计划,每年选拔100名学科带头人,到国家卫生计生委委属管医院等国内一流医疗卫生机构,集中跟班培训1年,重点加强学科前沿理论、先进诊疗手段和关键技术的学习实践,增强诊疗、科研、教学能力。依托医疗卫生援黔专家团,加大县级医院与核心专家的联络对接,力争每年援黔专家团与30家县级医院开展智力援黔、技术援黔、学科援黔等合作项目,着力推动县级医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建立人才招录“绿色通道”,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落实服务基层奖励政策。
三是组建跨区域专科联盟。根据各地医疗机构优势专科资源,以若干所医疗机构特色专科技术力量为支撑,充分发挥国家级重点专科、省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等作用,以专科协作为纽带,组建区域间若干特色专科联盟,形成补位发展模式,重点提升重大疾病救治能力。目前,我省已经组建心血管内科(胸痛中心)、神经内科(卒中中心)、高血压专科等14个专科联盟,其中贵州省高血压诊疗中心主任、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高血压科主任余振球教授指导举办了18次高血压分级诊疗培训学习班,其中包括贵州省、贵阳市、遵义市(2次)、安顺市、六盘水市、铜仁地区、毕节地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仁怀市、威宁县、六枝特区、榕江县,共培训了3892名各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并到当地进行教学查房18次,指导成立贵阳市高血压诊疗中心、遵义市高血压诊疗中心、六盘水市高血压诊疗中心、仁怀市高血压诊疗中心、六枝特区高血压诊疗中心、盘州市高血压诊疗中心、毕节市七星关区高血压诊疗中心、普定县高血压诊疗中心、黔南州人民医院高血压病科,并且已开展相关工作,发挥起领头作用。全省已有约一百多家医院签约高血压专科联盟。余振球教授举办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高血压科短期进修学习班,进修医生4批,共53人。
四是推进贵州互联网医院试点建设。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提供视频问诊、在线转诊、药品咨询、慢病管理、预约挂号、预约检查等服务,互联网医院通过借助试点接入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信息协同平台,形成“贵州互联网医院(贵健康APP)”+实体医院+“39互联网医院”服务闭环,在全省建成互联网医院接诊点210余个,接诊点涵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药店,实现了全省9个市州互联网医院接诊点全覆盖。
下一步,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加强相关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进一步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及共享,基本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二是持续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深入贯彻落实《贵州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计划》, 2018年完成所有工作既定目标任务。三是扩建互联网医院信息平台,完善互联网医院慢病管理系统,将广大慢病患者纳入监管,利用医疗级可穿戴设备,为慢病患者提供基于数据的监测服务,推动慢病防控工作。
2018年6月2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