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城娱乐

  • 今天是:00:00:00 农历:
  • 中国政府网
  • 贵州省人民政府网
  • 个人中心
  • 索 引 号:
  • 000014349/2023-763652
  • 信息分类:
  • 发布机构:
  • 生成日期:
  • 2018-07-16
  • 文  号:
  • 是否有效:
  • 名  称:
  • 省卫生计生委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117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省卫生计生委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117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邓胜龙委员:

您提出的《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建设健康贵州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省卫生计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基层中医药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级人民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目前各市州和省直管市(县)卫生计生委局,均成立了中医科或有专门人员负责中医药管理工作;部分县设立了中医药股或有专人负责中医药管理工作,基本做到了有机构、有职责、有人员,基本保证了中医药工作的正常进行。

下一步,我委将紧紧抓住机构改革的机遇,积极争取省中医药管理局升格,督促指导各地加强中医药管理机构建设,实现市(州)中医科(处)全覆盖,各县建立中医药股,配备必要的人员负责中医管理工作,切实建强全省的中医药管理工作。

二、关于加强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的建议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我省相继出台了《贵州省中医药“十三五”规划》《贵州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16-2030年)》《关于大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从国家和省级层面规定了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振兴发展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构建并完善了中医药传承好、发展好、利用好的体制机制,有力推动了我省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

近五年来,国家共同投入资金25亿多元,支持贵州省开展省级中医院传承创新基地建设、地级重点中医院建设、标准化县级中医院建设、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开展中医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建设,开展中医药百千万人才培养,开展中医信息化建设等等,全面推动了我省中医药工作,使我省中医药得到飞速发展,与2012年相比,全省三级中医院增加4家,达到7家,二级中医医院增加20家,达到55家;中央转移资金共投入19.2013亿元经费,对61家中医院进行了改扩建;基层中医馆从无到有,达到809个;床位数从13294张增加至24331张,增幅达到83.02%;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从3656人增加至6433人;出院人次从421478,增加到会841202;全省中医总诊疗量从5059810增加到9010037人次,占全省总诊疗量的15%左右;89.29%的乡镇卫生院,90.42%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2.24%的社区卫生服务站,59.03%的村卫生室可提供中医药服务,中医药的服务能力和可及性显著提高。同时,省级财政也加大了对中医药工作的支持力度,支持 “百院大战”中医院项目、基层中医馆建设等等,进一步保证了我省中医药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质增速。

今后,我省将加快《贵州省发展中医药条例》的修订,制定《贵州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的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以利于我省中医药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我们将努力争取国家和省级财政对贵州中医药事业的更大支持。

三、关于加强中医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我省始终把中医药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目前已形成 “国医大师”“中医教学名师”“全国名中医”“贵州省名中医”“优秀中医人才”等高层次中医药人才队伍;培养中医规培生1138名,为全省中医医疗机构输送合格的临床人员;培养全科医生1530名,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人才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中医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全面推进国家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做好中医优秀临床和基础人才、中医优势特色技术传承人才、中药优势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和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训。二是加强中医药基层人才培养。继续做好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计划工作目标;继续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工作;推进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三是抓好中医药师承教育和继续教育工作。抓好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和第二批“贵州省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抓好国医大师刘尚义和4名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工作。督促做好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组织实施和监督评估;做好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申报、立项、组织实施等工作。

四、关于加强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我省中医药健康服务的形式呈多样化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产品研发、制造与流通规模不断壮大;中药材种植业绿色发展和相关制造产业转型升级明显加快,中医医疗体系基本建成,中医药旅游服务产业、健康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态势良好。黔东南州、贵州大健康中国行普定孵化基地和贵州惠水百鸟河中医药度假养生谷分别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旅游局首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和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单位,目前,正按国家相关要求开展建设。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与省民政厅所辖省荣军医院优势互补,建设特色医疗康复一体化的新型医疗机构。德江县、三穗县等将养老、康复等与医疗统筹规划、建设、运行,切实发挥好中医药的惠民效应。连续两届参与生态文明贵阳国际会议、以及大健康产业博览会相关工作,牵头主办了《贵州苗医药国际高峰论坛》,向国内外展示贵州中医药发展成就与交流合作,成功引进澳大利亚等国家和香港地区对中医药的研发技术和产业投资。

五、关于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是打开中国传文化的宝库。我省历来重视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持续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连续多年组织开展了“中国中医药行”活动,逐步让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在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建立了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和教育工作;开展了20个县的中医药素养调查和宣传工作;建立了全省中医药科普队伍;为我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创造了越来越好的社会环境,使人民群众更加相信中医,有病喜欢看中医。

今后,我们将持之以恒地做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工作,逐步开展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的建设、中医药文化健康素养调查、全省范围的“中国中医药行”活动、中医药文化的宣讲,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深化中医机构文化建设,鼓励和支持中医药文化产品开发和运用,创新传播方式,拓展传播平台,使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历史、内涵、作用认识认可度不断提高,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日益加强,让中医药在健康中国的事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六、关于加强中医医疗机构信息建设的建议

我委高度重视“大数据”工作,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省、市、县、乡远程医疗全覆盖,有效改善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条件,提升了服务水平。中医药方面,正在贵阳中医一附院建立全省中医医疗信息平台,在贵阳中医二附院建立全省中医药财务管理平台。同时,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部署,目前正在加快推进全省基层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导、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数据中心牵头建设的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信息系统,平台涵盖了中医电子病历系统、中医辨证论治系统、中医药知识库系统、中医远程会诊系统、中医远程教育系统、中医治未病系统等九大子系统,通过接入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我省基层医疗机构将实现基本的中医药信息化能力,具备远程医疗服务通道,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

今后,我们将根据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积极支持和推动“互联网+中医”工作,使中医药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2018年7月1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太阳城娱乐官网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034 中文域名:太阳城娱乐官网.政务 黔ICP备14006722号-9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3127号 联系地址:贵阳市中华北路242号省政府大院7号楼

联系电话:0851-86870000 管理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Microsoft Edge、Firefox、360极速版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如果您使用的是双核浏览器,请切换至极速模式访问

十大博彩平台大全 赌lol比赛 网络赌博网址大全 全国最大的赌博平台 在线博彩平台 pg电子游戏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