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贵州省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贵州省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一、制定背景
“十三五”时期,我委会同相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推动儿科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进入“十四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等文件,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对完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保障儿童健康提出了新要求。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促进儿科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推动儿科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我委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方案》。
二、文件内容
《方案》分为了七个部分。
(一)总体目标。《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统筹儿童医疗卫生资源,增加儿童医疗服务供给,加快儿科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儿童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到2025年,完善功能明确、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富有效率的省市县乡村五级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强化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基本形成“机构设置全覆盖、服务体系一张网、双向转诊无障碍、重点学科有特色、人才培养可持续、政策保障有力度”的儿童医疗服务发展新格局。到2027年,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88人、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执业护士数达到1.40人、每千名儿童拥有床位数达到2.50张,儿童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儿科医疗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逐步提高。到2035年,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儿科技术队伍,力争建成在西南地区具有先进水平、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儿童医疗健康服务阵地,儿童医疗保障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二)健全完善高质量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强化儿童医疗服务网络建设,构建以上儿贵州医院为引领,省、市、县级儿童医院、综合医院儿科、中医医院儿科、妇幼保健机构为主体的高质量儿童医疗服务网络。推进医联体建设优化儿童医疗资源配置。积极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开展儿科远程医疗、远程教学及互联网诊疗。完善以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基层儿童保健服务网络。
(三)提升儿童医疗救治能力。提升儿童重大疾病诊疗和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健全完善儿童就诊高峰期应对预案。支持儿科领域前沿技术发展与转化,以儿科临床需求为导向,重点解决出生缺陷、儿童罕见病和重大疾病防治等领域问题。发挥中医药在保障儿童健康中的特色优势,积极优化中医诊疗方案。推进儿科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加强已立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儿科相关临床专科的建设和管理。加强儿童用药管理,做好儿童用药管理工作。提升儿童医疗服务的连续性,推进分级诊疗。明确逐级转诊指征和标准,加强信息化和转诊中心建设,提高转诊服务效率和便捷性。
(四)提供优质化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各地针对儿童需求设定个性化签约服务包。改善儿童就医体验,优化儿科医疗服务流程和设施布局。加强儿童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加强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精神心理科、心理门诊、儿童康复科、儿童康复中心等建设。提供高质量的儿童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服务,探索建立覆盖从出生至成年的完整发育周期的行为发育监测和健康管理体系。
(五)加强现代化儿科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加强儿科专业人才培养、加大儿科医师转岗培训力度、培养储备高层次复合型儿科人才等方式进一步加强现代化儿科人才队伍建设。
(六)完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配套政策。从提升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协同性、完善儿童医疗保障待遇和支付政策、完善并落实儿科人才激励政策、加大财政保障力度、补齐儿童用药短板五个方面提出了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保障措施。
(七)组织实施。《方案》要求各地有关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协作、加强调研指导和宣传引导,推动各项措施取得实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