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源:
1989年12月8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宣布1994年为“国际家庭年”,并确定其主题为“家庭:变化世界中的动力与责任”,其铭语是“在社会核心建立最小的民主体制”。
1993年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又作出决定,从1994年起,每年的5月15日为“国际家庭日”。此后联合国有关机构又确定以屋顶盖心的图案作为“国际家庭年”的标志,昭示人们用生命和爱心去建立温暖的家庭。
二、目的:
是为提高各国政府决定和公众对于家庭问题的认识,促进家庭和睦、幸福、进步,并以此改善家庭的地位和条件,加强在保护和援助家庭方面的国际合作。
三、活动:
每年的“国际家庭日”,联合国都会发布主题,我国也会根据“国际家庭日”主题开展相应特色活动。
近年来,联合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妇联、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围绕“国际家庭日”开展了“家庭与包容性社会”、“爱心呵护婴幼儿健康成长——2019‘国际家庭日’中国宣传活动”、“最美家庭”等宣传活动。
2014年,联合国将主题确定为“家庭事关发展目标的实现,国际家庭设立二十周年”。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全国老龄办、中国关工委在北京联合主办的2014年“国际家庭日”中国纪念大会,确定“人人健康,家家幸福”中国纪念活动主题,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4)》,启动实施“新家庭计划——家庭发展能力建设”项目,启动实施中国家庭儿童安全计划等活动。
2015年,联合国以“男人说了算?当代家庭中的性别平等和儿童权利”为主题,旨在促进家庭内部的性别平等及儿童权利,并强调通过公正的家庭法框架和多种方案干预防止家庭暴力。
2016年,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家庭日主题为“家庭、健康生活和可持续发展”,中国以“健康家庭 幸福家庭”为主题开展宣传活动。全国妇联在北京举办全国“最美家庭”揭晓暨第十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揭晓全国“最美家庭”961户,表彰全国五好文明家庭979户。
2017年,联合国以“家庭、教育及福祉”为主题的庆祝活动,全国妇联在北京举行2017年度全国“最美家庭”揭晓会,揭晓全国“最美家庭”991户。
2018年,联合国以“家庭与包容性社会”为主题,突显家庭中所有看护和照料者的重要性,无论是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还是兄弟姐妹,并强调父母教育对其子女的福祉至关重要。全国妇联在北京举行2018年度全国“最美家庭”揭晓专题节目和第十一届全国五好家庭表彰大会,揭晓全国“最美家庭”1000户,表彰全国五好家庭1000户。
2019年,联合国以“家庭与气候行动,关注可持续发展目标13”为主题的庆祝活动。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爱心呵护婴幼儿健康成长——2019‘国际家庭日’中国宣传活动”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全国妇联在北京举行2019年度全国“最美家庭”揭晓会,揭晓全国“最美家庭”999户。
2020年,联合国以“传承优良家风家训,建设幸福和谐家庭”为主题活动。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守护家庭健康,助力健康中国”——2020年“国际家庭日”中国宣传活动举行暨网络直播活动在北京、上海举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